】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改革"一把手",出題更要答題 
http://www.CRNTT.tw   2017-07-03 13:51:01
大田改大棚之后,寿光菜农在收获西红柿(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與一般農業地區相比,在有“中國菜籃子”之稱的山東壽光,農業供給側改革意味著高平台上再起跳,是更高層次上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改革要轉化為扎實推進的大棚“兩改”:大田改大棚,舊棚改新棚;轉化為重質量、求品質的“沃土工程”;轉化為“走出去”的品牌戰略……改革如何由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進而推向深入?如何抓得緊、推得動、做得實?如何奔著問題去,找堵點、解難題?

  壽光北部的羊口鎮多為鹽碱地,常年種棉花,不適宜種植蔬菜,搞蔬菜大棚適合嗎?記者5月去採訪那天下午,市委書記朱蘭璽剛從該鎮調研回來,他說,這個鎮推行無土栽培,村幹部帶頭建大棚,支書每人建兩個,現在搞了201個大棚。鄭家村的西紅柿,已經收獲兩茬了,一畝蔬菜的效益頂50畝棉花。在單家村的大棚里,他隨手揪下個小西紅柿嘗,可甜了。

  在縣級市壽光,農業供給側改革不僅是個熱詞,更意味著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基層改革,一把手不抓,即便再有共識,也不一定能推動。”朱蘭璽深有感觸地說,“一把手光出題不答題不行,不深入抓更不行。一把手親力親為都不一定能搞好,‘輕力輕為’就更不可能推動了。”

  “書記來村里不是看看說說,是辦真事來了”

  忙活一年多,化龍鎮李家村流轉土地1200畝,建設蔬菜大棚330個,單棚年均收益10萬元以上。

  瘦瘦的村支書李金標清楚地記得,去年4月14日上午,朱蘭璽帶領各主要部門負責人來到村里。見到李金標,開門見山就問:村里“兩改”,有沒有阻力,有哪些困難?

  困難當然有,最缺的就是錢,李金標實話實說。朱蘭璽當即表態,市委、市政府會積極協調銀行,為村民提供貸款支持,保證大棚建設資金。他轉過頭對市金融辦主任張宏雨說:“回去馬上協調農信社和農行,出個方案。”

  李金標說,沒過多久,農民貸款果然容易了,要貸的都貸下來了,還款期限也延長了。“這才知道,書記來村里不是光看看說說就完了,是辦真事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