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第二年的演習場地換成了瀕海條件。大海上,艦船開進的速度要大於以往陸上目標的前進速度。海灘上沒有高地,凌樂只能將觀察所開設在海灘隱蔽位置,觀察視角和距離都受限,通過原有方式很難完成偵察任務。
這一次,凌樂的演習成績依舊不理想。
怎麼辦?“適應!”凌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的關鍵詞,不經意間透露出訓練的真諦:即使瞬息萬變,也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適應的方法,練就克敵制勝的手段。
像凌樂一樣,受環境影響,導致演習考核成績不理想的官兵還有不少。這恰恰說明,官兵對於戰場環境的適應程度還不夠。
“演習的關鍵在於如何‘演’,這裡的‘演’不是表演,而是要真正進入戰鬥的角色。”旅黨委議訓會上,大家圍繞戰場環境展開討論。
“與真正的戰場相比,演習一定會有失真的地方。打破以往演練地域固定和戰場環境單一的慣例,從營造逼真實戰氛圍、構設複雜戰場環境入手,著力打造對抗演兵‘准戰場’,是每一場演習都應當竭力去做的。”會上,大家達成了共識。
“關鍵在於官兵是否真正‘入戲’。”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問題:現在的演習中,戰場環境構設得越來越逼真了,但還是有不少官兵在演習中“出戲”。
“出戲”的原因在哪?一位多次參加演習的老兵說:“物資裝載、向交戰地域機動……很多演習的流程比較固定,甚至有時候對手會從什麼方向打過來都大同小異。這樣的固定套路,即使戰場環境再逼真,也達不到實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