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啟動自動駕駛“無人化”道路測試(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行駛平穩、價格划算,沒想到這樣的高科技真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2021年11月25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居民袁女士在朋友圈及社交網站曬出的一張1.34元的乘坐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訂單截圖被頻頻點贊。這是北京開放國內第一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後的首個商業化落地訂單。
就在這張訂單完成之前,北京經開區作為全球首個網聯雲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率先在60平方公里範圍內開展了全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試點服務。並對百度Apollo和小馬智行頒發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首批許可證,這標誌著國內自動駕駛從測試示範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的新階段,自動駕駛開始融入大眾生活。
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運行中大顯身手
隨著首個自動駕駛商業化訂單的落地,付費乘坐智能網聯乘用車(Robotaxi)已然成了北京經開區居民日常出行的選擇。“此次開放Robotaxi付費,意味著行業開啟了自動駕駛商業化模式驗證,無人駕駛技術也將以更產品化的形式進入出行服務市場。”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商業化試點1個多月來,Robotaxi每天都有數百個付費訂單。”
Robotaxi的商業化是行業內公認的難點,全場景L4自動駕駛更是很難逾越的高峰,即實現高度自動駕駛,全程無須駕駛員任何操作,一般需依靠可實時更新的道路信息數據支持,在出行真實場景下,完成自動取還車、自動編隊巡航、自動避障等。
那麼,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運行中是如何大顯身手的?“當前,運用在Robotaxi上的集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軟件系統可實現系統感知無盲區。”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說。
小馬智行技術人員介紹,紅綠燈識別攝像頭可幫助Robotaxi更精准地識別信號燈狀態,側向的毫米波雷達用於車輛右拐時監測左側直行來車的情況……在小馬智行的Robotaxi上,通過4個激光雷達、4個毫米波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兩個GNSS天線模組,能夠實現360度無盲區感知,為長尾場景、複雜場景提供了更優化解決方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將所感知到的有效數據回傳到後台,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網絡會對路測數據進行挖掘並進行自動標注、學習訓練,以此驅動感知算法和預測模塊的快速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