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回歸
http://www.CRNTT.tw   2021-06-04 14:29:43
 
  在這一歷程中,鄭振鐸的名字不能忘記。鄭振鐸對《永樂大典》的興趣,反映了時代的潮流與風向。1938年,鄭振鐸發表了《中國俗文學史》,這部具有奠基意義的著作,將視野轉向此前並不為文學研究者所多關注的“俗文學”上,如歌謠、變文、鼓子詞、子弟書等,這些興起於民間的文學形式,其實擁有比“雅文學”更多的受眾,它深刻影響了社會心理的形成。這些民間文學的材料,許多就保存在《永樂大典》中。

  《永樂大典》當然不只保存了許多民間文學的材料,它堪稱“典籍淵藪”,尤其它收錄文獻很少删改,基本保持原貌。從清代至今,對《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讓已消失的重生,讓遺忘的再度被記起。

  國家圖書館歷百年成為《永樂大典》最大收藏地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成為第一任國家文物局局長。1951年8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鄭振鐸的《關於永樂大典》一文,文章介紹了《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收藏。同月,在鄭振鐸等人的策劃下,北京圖書館舉辦了一場《永樂大典》展覽,在二十天的正式展期中,總共有八千二百多人一睹《永樂大典》真跡。

  1951年,北京圖書館收藏的《永樂大典》册數從前一年的109册一躍至144册,其中新增的33册來源於以下三處:這年3月,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學系圖書館將所藏11册還贈中國;7月,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的提議下,商務印書館將所藏21册全部捐給政府;8月,時任天津市副市長、實業家、收藏家周叔弢將所藏1册捐給政府。這33册均轉交北京圖書館統一收藏。

  鄭振鐸與張元濟是故交。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鄭振鐸介紹了商務印書館藏《永樂大典》的一段往事:這批藏書原藏於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的涵芬樓,在1932年日軍發動的“一·二八事變”中,涵芬樓被炸毀,無數典籍葬身火海,《永樂大典》由於提前轉移到了其他地方而幸免於難。鄭振鐸對商務印書館此舉表示由衷敬佩,評價“該館今以歷劫僅存的最珍貴的圖書捐獻給人民政府,其化私為公、熱愛政府的心,是值得欽佩的。人民信賴與熱愛自己的政府,曾不斷把他們的所藏捐贈出來……他們明白人民政權會十分重視這些文化、藝術遺產,而且會十分珍重地保存、管理,供給人民大眾加以應用與參考研究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