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12月10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70歲的帕蒂·史密斯以和她往日“朋克教母”形象截然相反的襯衫西裝出現在舞台上,這次她是替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獻唱後者的著名曲目《大雨將至》。
帕蒂·史密斯的身後是頒獎典禮的管弦樂隊,而非民謠演出吉他、口琴的簡單裝備。在不熟悉的環境下,史密斯的表現極不自然。她開始不久就連連唱錯,“不好意思,我們可不可以重新開始這段。我太緊張了,”她說。
鮑勃·迪倫沒有出現。他本人也說,他花了兩周時間才確認自己真的得獎。他接受獎項,但因已有其他安排不能前去領獎。“我的精神與頒獎典禮同在,”迪倫在事先撰寫好的獲獎感言上這樣說。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從未想象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大雨將至”】
10月13日,瑞典文學院宣布75歲的迪倫獲獎。上一次美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要追溯到1993年獲獎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裡森。二十餘年後,再次得到這個獎項的美國人卻是活躍在音樂圈而非文學界的迪倫。
在充滿意外的2016年,各界對此事反應不一。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推特上說:“恭喜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鮑勃·迪倫獲獎,他配得上這個獎項。”多產的美國暢銷書作家史蒂芬·金也發推文說:“鮑勃·迪倫能得諾貝爾獎,我真的非常興奮。在這段暗淡而悲傷的日子裡,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反對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電影《猜火車》的原著作者歐文·威爾士說:“我是鮑勃·迪倫的粉絲,但這個決定是拙劣的懷舊,充滿陳腐和衰老感,令人感到奇怪。”
英國電視劇編劇羅布·德蘭尼嘲諷道:“鮑勃·迪倫得諾貝爾文學獎?那接下來會怎麼樣,德里克·基特(美國著名棒球運動員)憑他的鹵肉飯得托尼獎??”
瑞典學院有自己的解釋。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說:“如果我們回首過去,就會發現荷馬和薩福當年所書寫的詩歌都是為了被人們聆聽,以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鮑勃·迪倫的作品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