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內產能過剩 專家列舉海內外18種觀點
http://www.CRNTT.tw   2016-09-20 00:48:55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局副主任吳越濤(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束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昨日上午舉辦第八十七期“經濟每月談”,邀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局副主任吳越濤、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兼行長李若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就“化解過剩產能的思路與出路”議題分別發表看法,並回答在座記者與聽眾的提問,會議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主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助理、執行局副主任吳越濤在報告中,列舉了海內外針對中國國內產能過剩問題的18種觀點,他認為,中國因為產能過剩問題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批評,其中有一些批評並不客觀,他希望藉由列舉這些觀點,引導大眾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

  吳越濤首先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產能問題受到歐美國家的異常關注,從上半年年初的歐洲議會決議,一直到年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再到前不久召開的G20峰會,都有說法、也都有發酵。他指出,如何來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產能過剩,能不能把這個事情講清楚,應該是中國的專家、媒體的責任。

  他認為,歐美的一些觀點,對中國政府的過剩產能進行了指責,比如政府對過剩產能是不是提供了保護的支持、中國的產能過剩是不是擾亂了國際經濟的秩序、甚至威脅到了一些國家的正常產業活動以及勞工就業等等。有的還將這個問題和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掛鈎,並且要求中國政府採取措施來治理,並且消減過多的產能。

  吳越濤表示,應一分為二地看待產能過剩問題,一方面要客觀認識到,中國這幾年產能確實出現了過剩,比如鋼鐵、煤炭、建材、電解鋁,尤其是一些企業為了自己生存的考慮,把一部分市場從國內轉到了國外。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歐美國家站在本國產業的立場,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公司的立場,他們其中的一些觀點也有失偏頗,甚至有一些成份是屬於誇大的,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把這個炒作成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論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