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談美國南海意圖:有私利也有“道義”
孫哲認為,中國如果要在南海上打贏外交戰爭,就必須做到對各方立場透徹理解,做到知己知彼。“有文章寫到如果想要了解日本,就必須了解日本右翼的立場。那麼同樣地,香格里拉對話如果想要有成果,中國就必須了解東盟國家以及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各自立場。”孫哲說,中國在“知彼”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舉例說,東盟可能也希望搭中國的經濟順風車,但是部分南海主權聲索國的態度可能就像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爾特的表態一樣:我考慮和中國合作,讓中國幫助建造鐵路和高鐵,但是南海我也絕不放棄。
而南海問題的另一個主要參與者美國的立場,則顯得更為複雜。孫哲表示,二戰結束後70多年來,美國一直插手南海問題,但是立場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美國採取消極的“三不政策”,即對主權爭議不選邊站隊、反對妨礙航行自由、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2010年宣布“亞太再平衡”戰略後,其南海政策從“三不”演化為“五不”,即增加了直接針對中國的反對以歷史依據提出主權聲索和反對以雙邊談判的形式協商解決爭端的兩項內容。當然,美國對南海的積極干預和介入也並非完全一心一意為其他小國謀取利益,其中以廉價的軍事方式牽制中國、防範中國的考慮成分較重。所以,美國在南海的態度恐怕還是以“炮艦外交”式的恫嚇和威懾為主,並不想和中國真正發生衝突。美國很矛盾,一方面不願意減少抵近偵查的飛機架次,另一方面又希望中方保持克制,不要發生類似2001年的中美撞機事件,這是美國沒法自圓其說的行為。但是美國的邏輯是,是中國挑釁在先,誰叫你建島建得這麼快,規模那麼大?
孫哲說,克里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2015年8月,克里曾表示中國在過去18個月建出了1200公頃的陸地,相當於過去45年來越南、菲律賓、台灣三方在南海造地面積總和40公頃的30倍,所以在美國人看來,這都是“違章建築”。我們對主權不持立場,但是你擋了鄰居房子的陽光,影響了周邊的安寧,所以美國就一定要替他們打抱不平。
孫哲表示,他在和一位曾任奧巴馬國家安全顧問的高官談論時,後者詳細解釋了美國之所以在南海強勢介入的重要原因。這位官員說,美國也知道自己在航行自由上的要求夾雜著其主權私利的居心,是以海權理論為指導搞霸權。為了保證美國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的暢通,所以要求其他盟國加以配合。“美國人也認為,中國說這些島礁都是用於和平用途,但是它都可以降落大型戰鬥機和運輸機,這些島礁就是海上堡壘,擋了鄰居的陽光,讓不少鄰居寢食難安,敢怒不敢言。所以注定會聯合起來一直抱怨不停,或者會請實力更強的大業主來替他們‘打抱不平’。美國人覺得你這些島都是違章建築,雖然沒有辦法強拆,但是他要天天說你、折磨你。”
孫哲說:“打個比方吧,美國本來想當然地把自己當成武林霸主兼南海‘片警’,但是中國開始建灘劃線,美國便三番兩次開始下戰書挑釁中國了”。
美國人為什麼要維護航行自由?這位官員解釋說,第一,美國人一直有航行自由的傳統,美國的巡航從1945年就開始了。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包括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所有的航運都是在美國的保護之下進行的,美國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甚至還開了一個惡劣的玩笑:“不收你保護費就是好的了”。第二,美國不允許中國挑戰其在南海的權威,美國就是老大,今天是,明天還是。第三,美國要維護區域勢力平衡,不允許中國一家坐大,尤其是中國的軍力發展太快,美國必須做出實質性制衡中國的舉動,例如進行航母巡視、動員日本支持菲律賓、繼續對台軍售等等。第四,美國和亞太地區的同盟國之間有協議和信義,美國要仗義執言,要保護這些國家不被欺負,從道義上批評中國。最後,美國理應在未來擁有平等開發南海的經濟權利,不能接受中國以“域外國家”為由把美國排除在外。倘若未來美國公司希望在開發南海上分一杯羹,現在就必須特別強調自己在南海區域的存在。
孫哲指出,這些原因明顯是站在美國立場上的辯解,中國不可能認同,但是這也體現出美國在處理南海問題上“不只是‘用蠻勁’”,而且也在加強“巧外交”的努力。中國如果要打贏南海的外交戰爭,就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對美國的想法進行深入思考和縝密分析。
其實,在孫哲看來,不管怎麼抱怨,如何炒作,中國仍會按照既有的步驟和方案完成甚至擴大南海填海造陸規模,結果已經可以預知,美國最終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反過來,中國也應該認識到,因為美日和其他國家不會就此罷休,自己在南海受到的戰略干擾也已經變成了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中國南海大戰略“勝利的頂點”不會馬上到來,美日和一些國家仍然會放大南海衝突,加大對中國的戰略圍攻力度,其“退縮的底線”可能被反轉成對中國的持久抗衡。這可能就是雙方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