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26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開幕。 |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全球治理是指在缺少一個全球性政府的情況下,全球事務在民族國家及非國家參與者之間得到治理的方式。它通常指為全球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的結構、過程和規範——通常形成“制度”。
美國胡佛研究所網3月1日載文《2008-2009年之後的中國全球治理觀:并無多大不同》,文章說,目前的全球治理形式常被描述為“自由國際秩序”。這主要指一整套以促進開放貿易和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和社會援助等為中心的價值觀、制度和過程。
中國獲益於現有體系
至少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大體上是遵守上述全球治理制度的正式規則和結構的。然而今天,某些關注中國崛起的觀察人士卻聲稱,北京現在正利用其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強的實力和影響力,更加廣泛和徹底地損害“自由國際秩序”的許多主要元素,尤其是在人權、全球和地區自由貿易及發展援助等領域。
不過,其他觀察人士則認為,盡管擁有後來者的身份和威權政治體制,但中國從“自由國際秩序”中獲得了巨大利益,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并且不具備顛覆這一秩序的動機。此外,根據這一論點,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的所謂修正主義或革命性的觀點和行為,實際上是主要意在推動提升中國在現有國際機構中的影響力的有限改進,或是創建新的補充性(而非替代性)機構——通常是作為對於西方的阻撓或是在某些領域(如國際投資)中設立此類機構的強烈需求作出的應對。
顯而易見,今天評估中國與現有全球治理體系間關系的任何嚴肅努力,都需要不僅對中國的觀點,而且對中國長期以來涉及“自由國際秩序”重要因素的政策和做法進行近距離考察,就像學者們過去曾經做過的那樣。
六大主題體現國際觀
中國的全球治理觀通常著重強調六個互相關聯的基本主題。
首先,全球治理體系需要堅持和強化全球秩序中的正義、公平、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