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音樂劇《將進酒》,展現了飽含情感和智慧的中華詩文之美。面對詩人李白這個大眾熟知的人物形象,如何講出新意?《將進酒》將故事聚焦於青少年李白,注重刻畫詩人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讓觀眾穿越歷史長河,看到那個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少年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舞台上呈現蜀地風土人情,提高了作品的觀賞性。有觀眾表示“在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身上看到了盛唐氣象”。作品植根中華文化沃土,賦予傳統以新的時代內涵,因而能感染人、打動人、鼓舞人。
找到傳統與當代的連接點,讓觀眾與古人共情共鳴,一批頗具青春質感的古代題材音樂劇,受到年輕觀眾歡迎。《趙氏孤兒》將主題定為“愛的光芒、勇氣的光芒、善良的光芒”,以當代視角審視人物的人生選擇,從形式到內容都更契合當下審美旨趣。《刺秦》探索了“戲曲音樂劇”這一新形式,在非線性敘事中融入京劇念唱、越劇女小生等戲曲元素,強化作品的情節張力。《楊戩》將二郎神和沉香的故事重新整合,人物形象立體多面,讓觀眾在傳說故事中觀照自我,探尋成長、親情、青春等人生主題。
與此同時,一批表現當代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不僅拓展了音樂劇表現領域,而且賦予其新的審美品格。北京歌劇舞劇院近年推出的現實題材作品《在遠方》《理想之城》《亦夢亦真》“奮鬥三部曲”,表現的都是當下觀眾感同身受的火熱生活。《在遠方》圍繞一批快遞從業者百折不撓的創業故事展開,反映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闡發“遠方不是腳到達的地方,而是心超越的地方”。《亦夢亦真》講述中國信息技術企業堅持不懈創新攻堅,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的困境,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故事。“京味兒”音樂劇《南墻計畫》關注傳統曲藝代際傳承,“京韵+布魯斯”不只是曲風的交融,更象徵著代際之間的心靈對話。這些作品見人見事見精神,具有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較好地觀照了社會文化心理,以新題材新表達擴大觀眾覆蓋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傳統。當下音樂劇創作要發揮傳統歌舞的敘事優勢,也要融入新的創意構思、題材內容、表現手法,增強作品的現實感和時代感,創作出思想深刻、藝術精湛、觀眾喜愛、市場歡迎的精品佳作。
探索模式 打造生態
類型多樣的原創、改編和引進音樂劇推動演出市場日漸升溫,也促進了音樂劇行業的良性循環。一些音樂劇製作機構根據多樣化的接受場景定制劇目,一些駐場演出也在探索“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文旅融合之路,以滿足當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的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