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京造服飾產品經理彭燕認為,用“消費降級”描摹市場並不準確,真正的趨勢是“消費者願意用更少的花銷,選購品質和價格綜合表現更好的產品,這是理性消費的體現,實際上是一種消費觀念的升級”。
據京東平台數據,當季羽絨服從去年11月起進入銷售高峰,銷量最高的集中在千元以下——可見,儘管數千元的羽絨服經常引發話題,但它們的價格確實高於主流消費者預期。再看具體的產品,單價300元以下的羽絨服由於充絨量有限,只是少數南方客群的選擇;相比之下,價格高一些但充絨量多、保暖性好的產品,最受歡迎。京東平台上一款定價799元、絨子含量95%的極寒鵝絨服,去年“雙11”當天的銷量幾乎等同於前年冬天同類型產品的總銷量。眼下在沒有大型促銷時,也供不應求。
彭燕認為,不論是熱賣的鵝絨服,還是其他千元以下的熱銷品,背後的用戶畫像極其類似,“線上的主力消費群體以‘85後’至‘95後’為主,他們更追求‘輕量化保暖’,只不過要求產品定價合理。從這點看,被熱議的軍大衣其實是年輕消費者對高價羽絨服的娛樂性調侃,卻未必是他們的主流選擇。”
是繼續做代工,還是做品牌?
在“國產品牌能不能賣高價”這個話題中,觀點很多。正面的意見是“做品牌,才能有溢價;如果品牌足夠好,溢價高也很正常”。反面的意見是“銷量是檢驗產品的硬標準,有價無市只能孤芳自賞”。此外,還有很多人呼籲“國產企業做品牌,打響國產品牌”。
作為一名“廠二代”,徐宇嘉也有過追求品牌的歲月。海外留學時,他買了不少7000元甚至上萬元的羽絨服。其實自家車間裡,每天都下線數千件採用類似原材料的產品。“父母說,家裡的產品也很好,但當時的我就是願意為品牌、為設計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