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端,羽絨服的各種原料成本相對透明。核心原料是羽絨,不同品質、等級的羽絨在市場上明碼標價,根據每件羽絨服的充絨量折算,能得到基本成本。例如,絨子含量50%的普通鵝絨,今年原料價在每噸35萬元左右;絨子含量95%的西伯利亞鵝絨,原料價達到每噸105萬元。以一件充絨量200克的羽絨服為例,羽絨的原料差價大約140元。
面料好壞也很重要。近年來,消費者對羽絨服的防雨防風等功能提出了要求,出現了各種功能性面料。不同等級、不同供應商的報價同樣透明,從而帶來一定的成本差異。
但在市場上,對比不同品牌不同價格的羽絨服,會發現它們的原材料似乎差不多,功能也類似,但為什麼價格差異不小呢?
在從業者看來,最直接的答案是品牌溢價。
一方面,高價羽絨服的設計成本和營銷成本都不低,各種渠道的宣發、代言人、活動等,成本遠遠高於普通品牌。
另一方面,高價羽絨服可能對應更高的人工成本。在生產端,雖然每個工人的生產效率基本一致,但訂單數量、工藝複雜程度等會影響人工成本和企業利潤。部分奢侈品品牌的羽絨服,一個工人得花兩天半的時間才能完成1件。
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別呢?“舉個例子,同樣是衣服上的一道壓條,平價羽絨服採用直線設計,而大牌羽絨服使用曲線設計,工人得花成倍的時間才能做完。不過,彎曲的壓條在提升服裝功能上的作用是有限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能體現品牌的設計感和工藝性。”有從業者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