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企業和國家尋求更高層次的增值環節,以增強產品競爭力。(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機變隨物宜,妙道貫未然。”全球價值鏈是現代全球經濟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代表著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的不同環節分工與協作。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其中的關鍵趨勢和變化。
過去,成本效益最大化推動全球價值鏈演化。回顧過去幾十年,全球價值鏈的發展與全球化過程密不可分。全球化的浪潮推動了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企業開始尋求全球範圍內的成本效益最大化。這一時期的全球價值鏈表現出以下特徵:
首先,全球範圍內的生產重新分配。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企業尋求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分配生產環節,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並實現利潤最大化。這種全球生產網絡使產品能夠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市場。
其次,隨著產品層面的分配與集聚,不同國家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細化了全球價值鏈。以電子產業為例,中國崛起為電子製造的重要中心,而美國矽穀則成為了創新和研發的核心。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促使全球產業分工更加精細化。
不僅如此,伴隨著各國產業鏈升級,處於價值鏈下游的國家也逐漸向上遷移。依據HS4目錄對美國進口產品進行分類,可以發現2017至2022年間越南和墨西哥都提高了各類電子設備對美國出口的市場份額。
現在,受到疫情的衝擊,加速全球供應鏈向近岸轉移。近年來,全球價值鏈的演變受到了物理因素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導致了重新分配的約束條件發生了改變。
首先,物理因素的衝擊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影響。自然災害、疫情爆發,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都給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挑戰。
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了嚴重中斷。工廠停工、物流運輸受阻,導致全球範圍內的貨物交付延誤。這些事件加劇了供應鏈重新分配的困難,迫使企業重新審視供應鏈的彈性和風險管理。
其次,情緒因素也對全球價值鏈的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及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的需求增加,都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企業開始重新評估風險,考慮將生產回歸國內或者尋找更近、更可靠的供應鏈合作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