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對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高吉喜說,我國生態保護紅線保護的類型、綜合程度已經比自然保護區更為全面。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可以將各種珍稀動植物的栖息地或生境都納入保護範圍,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還提高了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完整性,物種栖息地或生境的連通性也得到了加強,如此一來,生態廊道效應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隨之提升。
我國生態保護紅線的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倡議入選聯合國“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15個精品案例,“生態保護紅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制度創新”案例,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的特別推薦案例。
30餘顆“天眼”緊盯“過線”行為
紅線劃定難,嚴守更難。在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工作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生態環境部組織建設的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已投入業務運行。”王志斌說,平台綜合利用30餘顆國內外衛星資源,聚焦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自動化掃描和識別地表的局部變化,及時監測預警生態破壞風險——累計發現各類人類活動圖斑3萬餘個,提供生態破壞問題線索2000餘條,形成了支撐和服務全國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的衛星“天眼”。
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還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一張圖”,以及“人類活動監管、生態狀況監測評估、生態破壞問題會商決策”3條業務鏈,實現了生態保護監管信息化、智能化、業務化運行。在平台上可以查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面積、紅線片區個數、紅線圖斑個數、紅線面積以及比例等基本信息,並綜合利用“天空地”一體化立體監測技術手段,自動化掃描和識別地表生態變化,及時監測預警生態破壞風險。平台在發現疑似生態破壞問題後,還會及時與地方溝通核實,開展會商,督促問題查處整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