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近日報導,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表示,該辦公室聯合其他幾個監管機構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報導稱,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技術領域,能夠生成文本或圖像等內容。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開發的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例子。ChatGPT的成功引發了競爭對手的湧現,也引起全球各地監管機構對這一技術領域潛在風險的擔憂。報導說,中國國家網信辦公布的暫行辦法為科技巨頭在技術方面提供了一個業務規範。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主要基於大規模語言模型,幫助用戶生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目前,中國開發的大規模語言模型(下稱:大模型)有80餘個。參與模型開發的主要有大型科技公司、高校以及電信設備製造商等。截至今年5月,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國內已有超過40家公司、機構發布了生成式模型產品或公布了生成式模型研發計畫。大模型項目數量井噴式增長,凸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中國迅猛發展的態勢。
自3月14日GPT—4正式發布以來,生成式模型開始具備同時處理圖片和文字的多模態能力,應用場景也隨之多元化。目前,生成式的大模型可用於電商客服、法律服務、日常辦公、平面設計等多個領域,在自動化寫作與內容生成、智能客服與在線客戶支持、生成插圖和設計物料以及代碼編寫等方面有出色表現。
技術發展對法律規定提出更高要求。近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十分重視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不斷推出相關規定完善監督體系。2021年,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出台《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2022年,國家網信辦等三部門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該文件主要針對應用深度合成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進行監管。今年6月2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美團在線智能客服算法、快手短視頻生成合成算法、百度文生圖內容生成算法、百度PLATO大模型算法、火山引擎智能美化特效算法、騰訊會議虛擬背景算法、天貓小蜜智能客服算法、訊飛語音識別算法等41款深度合成技術服務算法獲得備案,其中文本對話、智慧客服等是主要應用場景。有機構認為,該清單的發布體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對算法備案等合規義務的認真態度,標誌著國家對推動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規範化發展的決心,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有望加速開啟。自2022年底ChatGPT發布後,全鏈條視角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秩序的維護和監管加速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