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
http://www.CRNTT.tw   2023-06-21 10:48:41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指明“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產生“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

  “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道出了“兩個結合”的運動規律和成果形態,為新時代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徑和目標。

  “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

  2020年9月,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岳麓書院。望向講堂上高懸的“實事求是”匾額,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真理本土化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的過程。當科學理論植根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愈發根深葉茂,牢牢扎根在中國大地。

  馬克思主義這一肇始自西方的學說自傳入之初,便與中華文明產生了共振。

  回望百年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救亡圖存之際,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讓那些“以前沒有聽說過”的道理,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對古老的中華文明而言,緣何發軔於歐洲的馬克思主義,能在東方熱土展現光明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答案:“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

  這看似是思想的偶遇,實際上卻是文化的融通、歷史的必然。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不斷生根發芽、實現理論飛躍。

  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後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楊家嶺中共七大會址,瞻仰革命舊址,感悟歷史的啟迪。

  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為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

  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論斷。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衹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這個“行動的馬克思主義者”,既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法蘭克福、倫敦、紐約等各大國際書展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深受讀者青睞,成為當之無愧的精品圖書。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這本書為瞭解一位領袖、一個國家和一個幾千年的文明打開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人民至上”,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本理念,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

  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多元一體”的民族史觀,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閃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下一家”的智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