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文潤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http://www.CRNTT.tw   2023-06-21 10:46:59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衹有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學校具有集中式、系統化、持續性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獨特優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育人全過程,用以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必將更好引導廣大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堅持融會貫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價值觀念,是高校教學育人的重要資源。用好這個資源,就要讓文化融入課堂,積極編寫校本教材,開設必修與選修課程,探索“研討式、體驗式、沉浸式”課堂模式;為文化打造載體,綜合運用全媒體方式、大眾化語言、藝術化形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傳普及,舉辦各類學習宣講、征文演講、分享交流活動,用文化涵養品格,用精神提振人心;讓文化融通心靈,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在奮鬥中實現價值。還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講述歷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勵學生見賢思齊,將自我價值與國家發展、民族命運緊密聯繫起來。

  突出知行合一。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從教育的主體和客體兩個維度出發,以知促行、以行踐知,讓文明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一方面,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文創產品、短視頻、攝影作品、繪畫作品、音樂劇等文化產品的創作,在實踐中展示自我。另一方面,以文化育人為抓手,以環境育人為載體,實施“網格+文化+育人”校園治理模式,建立宿舍、班級、樓宇、學院四位一體管理機制,設置談心談話室、書香活動室、學生活動室等文化空間,科學開展學業輔導、就業指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等,打造立體育人格局。

  強化內外聯動。多措並舉,推動文化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堅持“走出去”,精心組織與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創新調查研究、志願服務等形式,探尋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請進來”,可與地方文化旅遊部門、文化基地(機構)等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圍繞研學產品、文創賽事等項目開展深度合作,也可邀請專家學者、文化工作者等走進校園,分享文化故事,用身邊的榜樣激勵廣大學生。堅持“傳下去”,充分挖掘館所文物、遺存遺跡、古籍典籍的豐厚資源,讓學生在親身感受、親身體驗中,瞭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汲取中華文化精髓,更好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縱深和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高校和教師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應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為福建江夏學院黨委書記宋建曉)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