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之間算力協同作用越發突出。自“東數西算”工程啟動以來,西部地區新開工建設的數據中心項目數量穩步增長。2022年,西部國家算力樞紐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60萬標準機架,規模同比翻一番,占全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的45%,西部地區對東部地區數據計算需求的支撐作用越發明顯。例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和林格爾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定位為“助京援東”,為京津冀地區高實時性算力需求提供助力,為長三角等地區提供非實時算力支援。當地搭建了數據信息“高速公路”,建設開通了呼和浩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和林格爾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並正在組織申報建設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目前,和林格爾集群的數據傳輸網絡總出口帶寬已達到35.9T,與國內18個主要城市實現直連,與北京互訪時延僅為10ms左右,已形成了內聯全國、外接俄蒙及歐洲的高速寬帶網絡和國際通信業務通道。依托良好配套條件,和林格爾集群已支持落地了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災備中心,同時也為華為、騰訊、優刻得等雲服務商,以及阿里、快手等互聯網應用企業提供了算力建設保障。
算力投資的乘數效應初步顯現。數據中心本身產業鏈條長,上游涉及IT設備製造、軟件研發、發電輸電配電儲能系統等,下游涉及大量行業應用和服務外包產業。據測算,“東數西算”工程將每年撬動新增投資近4000億元。通過算力設施由東向西布局,將帶動相關產業有效轉移,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延展東部發展空間,助力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例如,位於貴州省的貴安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以國產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安全穩定為導向,打造“一中心+一基地”的“前店後廠”模式。在滿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地區算力需求的同時,聚力發展本地算力產業,加快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3個千億元級主導產業集群,提升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水平。
“東數西算”工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據測算,我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已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國外機構預測全球範圍這一比重未來有可能達到6%至8%。通過“東數西算”工程,將一部分數據中心引導至西部建設,有利於提升數據中心綠色能源使用率,提高算力綠色化水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綠電使用率在20%左右,如果這一比例提高到80%,在2025年當年就可以減少1.6個北京市的碳排放總量。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相當於多種了很多樹,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近日,位於河北省的張家口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發布建設方案,提出依托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支持數據中心建設企業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即在張家口建設風光電一體化電站,持續生產綠色電力,提供給數據中心集群,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消納水平。目前,張家口“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總裝機規模550萬千瓦,首期項目全部完工後,每年將提供100億千瓦時綠電為數據中心使用。此外,針對數據中心機房設備產生的大量熱能,該市正在探索實施餘熱回收模式,並已啟動了懷來雲交換、合盈數據等企業數據中心餘熱回收供熱供暖試點工作,預計可利用餘熱實現20萬平方米供熱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