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近日,各地“開年第一會”紛紛聚焦拼經濟,數字經濟成為一大亮點。如浙江提出今年將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上海提出用好數字化手段為優化營商環境賦能,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重慶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壯大數字經濟;山東提出強力推進數字賦能,堅持以數字變革引領全面轉型,等等。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有利於拓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對於國民經濟各部門具有廣泛輻射帶動效應,對我國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數字經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據《國家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1)》統計,2021年我國數據資源產量同比增加29.4%,占全球數據總產量的9.9%,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而要進一步構築我國數字化領域全球競爭優勢,須多措並舉,打通堵點,暢通循環。
要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通數據要素國內國際的暢通循環。全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著力構建全國統一、輻射全球的數據大市場。國內層面,規劃由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和區域級數據交易中心構成的交易場所體系,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數據要素產權、登記、定價、流通、入表制度,為各類數字化應用提供豐富場景,有效釋放數據紅利和創新紅利。國際層面,按照“以雙邊帶動多邊、以試點帶動整體”的實施步驟,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數據合作並簽訂雙多邊合作協議,推動數據領域頂層立法與國際貿易協定數據跨境議題有效銜接。
要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打通算力網與電力網的暢通循環。以“雙碳”戰略實施為牽引,統籌電力網和算力網兩張網布局。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區選址布局大規模數據中心,探索利用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開發利用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將數據中心集群納入直購電範圍,有效降低西部地區棄風和棄光電量。另一方面,在東部優先布局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立東西部地區人工智能數據、算力和算法資源定向輸送通道,開發共性關鍵技術應用平台,幫助東部數字經濟企業降低整體能耗。
要強化數字化領域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打通數字化技術與產業的暢通循環。在核心技術領域提前布局並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加速建立創新鏈循環機制,刺激技術積累和迭代速度,加速國產產業性能迭代,強化自主可控產業開源生態建設。圍繞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可信計算、芯片等領域,有效協同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業組織,加快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攻關。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建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