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中,有一位80多歲的老者,他便是兩院院士、著名測繪專家李德仁。
“記得我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初次見面時,她跟我說:文化遺產不能永存,文化遺產也不可重生。我接著她的話講:文化遺產可以在數字空間永存。”李德仁院士告訴記者,自己和敦煌的緣分,從一場文化遺產的保護接力開始。
20世紀80年代,李德仁院士和他的夫人——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朱宜萱教授,就開始著手保護正在遭受侵蝕的敦煌莫高窟文物。後來,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數字敦煌逐漸成為現實。
“利用我們的數據,可以用3D打印機把敦煌的臥佛打印出來。現場的文物不能碰,但數字化的文物可以任意變換。我們還利用數字成果做成了一系列的文創產品。”李德仁院士說,“借助人工智能、增強現實,文物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在數字敦煌裡可以進行‘現場’科研,壁畫上動不了的‘飛天’,在元宇宙裡可以盡情歌舞。”
保護迫在眉睫
敦煌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古代中國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這裡匯聚交融。中華文明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不斷吸收借鑒域外優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絲路精神。
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贊嘆它的精美。但是,石窟寺看起來堅如磐石,歷經千年,在柔韌的水、尖利的風以及熱脹冷縮、蟲咬蟻蛀的磨蝕、淘空下,大多面臨結構失穩、水害侵蝕、風化破壞等頑症的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