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文明鄉風,不光是常念嘴邊、常掛路邊,得化無形為有形,扎扎實實地體現在行動裡才行。”安遠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張愛紅說,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縣裡先後建成了AI雲廣播、鄉風文明積分超市等數字化平台,“有意思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加上可量化、可兌換的積分制度,鄉親們參與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情明顯高了。”目前,456個數字化應急廣播終端入駐全縣152個行政村,2萬多戶家庭紛紛加入“攢積分”隊伍。
前不久,縣裡評選出30個文明信用村(社區)、432戶文明信用戶和6個鄉風文明積分超市建設工作先進鄉鎮。龍莊村村民羅洪生家去年共獲得330個積分,被評為文明信用戶,他樂開了花,“走在村裡別提多光彩了!”
“鄉村是熟人社會,鄉親們重人情、講面子。”張愛紅介紹,根據農村實際,縣裡將學習培訓、移風易俗、清潔家園、創先爭優等20多項內容細化為具體積分指標,進行積分登記管理;以戶為單位製作鄉風文明“積分存折”,開展文明信用戶(村、社區)評選,經過逐級評議推薦和部門聯審等程序,實行“月兌換、季登榜、年表彰”,充分發揮激勵約束功能。
看得見的文明積分,不僅調動了村民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還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動力。安遠是贛南臍橙的核心產區,百香果、紅蜜薯、獼猴桃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為了滿足農戶發展產業的融資需求,縣裡探索起了將鄉風文明積分超市建設與農村文明征信體系建設深度融合。
“數字化幫我們做活了文明征信。”安遠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平介紹,根據文明信用積分和評優記錄,銀行對文明信用戶信用等級評定、授信給予5至10分的加分,提供下調10至30個基點的貸款利率優惠;獲評文明信用村(社區)的村組(社區),戶均提升貸款授信額度5萬元。
“我們村是文明信用村,在小額農貸評分時有加分。”年初,龍莊村養殖戶肖念清打算發展特色種植,但手頭有點緊。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主動與他對接,肖念清的小額農貸額度由5萬元提升至15萬元,資金難題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