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讓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http://www.CRNTT.tw   2022-04-17 11:02:50
 

  (三)

  茫茫星空,北斗熠熠。從啟動建設到躋身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中國北斗孜孜跋涉26年。如今,中國北斗已成為“世界的北斗”。從巴基斯坦的港口管理到泰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從莫桑比克的植保無人機服務到中歐班列的定位導航,北斗在太空為全球發展助力。

  中國依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科技創新事業發展,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又為在更高水平上促進國際科技合作提供支撐。今天,中國的科技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科技進步也越來越需要中國。

  世界科學事業,見證更多中國作為。

  “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畫吸引了世界多個科技大國參與,共同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挑戰而努力。2021年4月,中國承擔的核心重大部件“PF6線圈”成功完成吊裝,這也是ITER超導磁體中已研製成功的重量最大、製造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歐盟聚變聯盟負責人托尼·多內額認為,中國已在很短時間內成為核聚變科學領域的重要力量。

  中國已經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簽訂114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啟動53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設。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畫、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畫、泛第三極環境研究……中國積極為各國科學家加強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高國家科技計畫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中國科學家發起和組織國際科技合作計畫,支持在中國境內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外籍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學術組織任職。

  全球創新發展,見證更多中國貢獻。

  被譽為“中國神草”的菌草,幫助發展中國家開辟出脫貧致富和環境保護的新路徑。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戈羅卡近郊,家庭主婦扎卡阿博裡通過菌草種菇技術在短時間內告別貧困,走上了致富路。僅種菇一項,她的年收入就達1.5萬基納(約合2.7萬元人民幣),比傳統種植咖啡和蔬菜高出10倍還多。“菌草和鮮菇易種植,不需要化肥和農藥。”她說,“通過種植蘑菇,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為孩子繳學費、購置新衣物和其他日常用品也不再感到特別困難。”

  近年來,中國陸上複雜常規油氣田勘探開發技術、發電技術和超、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等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的有效對接。中國分別與東盟、南亞、阿拉伯國家、中亞、中東歐共建5個國家級區域技術轉移平台,啟動南亞、東盟青年科學家創新中國行活動,廣泛開展技術推介與產業對接,有力推動適用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認為,在科技創新領域,中國對國際合作的開放態度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典範,有利於世界各國攜手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全球科技治理,見證更多中國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積極加強科學研究方面的數據和信息共享。中國科技部依托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起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庫,截至今年4月14日,已經收集分享全球範圍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1031萬餘條,為18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3萬用戶提供了服務,累計下載數據近30億次。

  中國已參與涉及科技的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是促進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力量。為提升全球科技創新的制度環境,中國積極為全球知識產權體系、國際技術標準體系和產業技術發展規則的改革完善貢獻力量。中國推動國際社會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中國倡導國際社會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衝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積極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科學的種子,是為了人民的收獲而生長的。中國堅持不懈推動科技創新,不僅為了滿足中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為了造福全人類。隨著中國對外科技合作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科技必將為促進全球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