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網評:影視劇的“熱搜焦慮”怎麼破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司若(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鶯(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博士後)
據媒體報道,在近些年的國產影視劇中,出現了多部因太過關注能否登上熱搜最終在口碑和收視率上不盡如人意的作品。這種為了熱搜而創作的劇集,偏離了藝術創作的規律,使創作與口碑、營銷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倒掛。
這些作品為了能在社交媒體營銷中占得先機,在劇作上刻意增加了有利於熱搜傳播的“金句”和“高光時刻”。但由於違背了創作規律,過分重視熱搜效應,一些作品產生劇情脫節、人物行為邏輯不自洽等問題。例如某些以婚姻、家庭、職場為主題的電視劇,讓女主角不斷輸出“金句”台詞,以期塑造其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但劇情中的矛盾、衝突如果都通過台詞來表現,就會使創作顯得蒼白無力,那些看起來“熱搜感”極強的台詞則太像微博熱評的拼貼集錦,反而影響了劇情本身的連貫性。
影視作品有熱搜焦慮,主要原因在於媒介生態的變革、傳統媒體角色的變化。從19世紀末電影誕生,到後來出現的廣播、電視,人們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習慣了線性傳播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觀眾主要從主流媒體獲取信息,影視創作更多考慮的是如何通過高質量的內容來贏得媒體和觀眾的認可。在互聯網出現之後,人們逐漸過渡到非線性的、互動性的觀看方式。可以自由選擇觀看的內容、節點、速度,觀眾便不僅僅是觀眾,而是成了用戶。他們的訴求是不斷地“穿透”屏幕,進入屏幕裡的虛擬世界。
當下,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方式已經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以及用戶,都成了傳播節點,共同擔負起製造、傳播內容的職責。在這一生態中,影視作品要想更頻繁地觸達用戶,熱搜是重要途徑之一。在這樣的生態中,視頻平台和資本方很難不被熱搜裹挾。例如原創劇集《獵罪圖鑒》火了之後,該劇主創就表示,很多前來尋求合作的委托方希望複制《獵罪圖鑒》的風格,以便利用已有的流量幫助新劇登上熱搜。可見,當下由受眾、資方與平台、新傳播技術共同構成的媒介生態中,影視作品的高質量創作確實面臨著巨大的熱搜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