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明代如何把來自四川深山的木材送到北京?
http://www.CRNTT.tw   2021-01-25 11:00:43
上世紀初的紫禁城太和殿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600年前的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正式遷都北京。遷都前,朝廷對北京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宮殿、壇廟、城垣、城樓、陵寢等,工程種類繁多,規模浩大,對木材、石料和磚瓦等建材的需求大增。如何快速把這些建築材料遠距離運送到北京?靠著勤勞和智慧,古人也用上了“特快專遞”。

  當時北京宮殿建造主要是木質結構,使用的木材幾乎全是頂尖的楠、杉、鬆、柏、樟等,而這些木材大多產在四川南部和東部、貴州東北部、湖廣西部地區的深山老林。朝廷組織了專班,在采伐地設置木場,設有督木同知專司砍伐事宜,招募有經驗的斧手、篾匠、拽運夫等,參與木料的砍伐與運輸。楠、杉大木皆產於深山之中,為避免木材砍伐墜入深穀導致損毀,技術要求很高,每次砍伐都要採用定向拽曳技術。樹木伐倒後,要進行去頂、截根等粗加工,由斧手砍掉樹木枝葉,修理主幹形成木方,並在大木一端鑿孔,即“穿鼻”,以適應長途運輸的需要。

  木材粗加工後,要轉運出山。首先把木材從采伐地運到“外水”,即溪水處,讓木材沿著溪水順流而下,即溪水遞運。一棵大型楠木長達二十多米,直徑也有三四米,如此大棵的木材只有借助溪水的力量才能運出深山。山溪平時水量小,加上水道崎嶇,礫石遍布,因此要等待雨季溪水泛漲的時候,大木才能浮起,方可順流拽運前進。因為高程問題,有時還需要分段築壩蓄水,建立方塘,避免溪水減少影響運輸,這樣才能逐級下放大木運至大江。如此的漂流運送一般在夏秋季節進行,這個時期雨水量大,溪水泛漲,便於運輸。《四川通志·木政》有載,“拽運於陸者在冬春,拽運於水者在夏秋”。

  這些深山里采伐的木材運出山到達川楚大河後,“督木同知將放出木頭赴督木道交割”,驗收之後將這些木材沿江河遞運至京城。這些木材因為是朝廷征用,被稱為“皇木”。

  運送皇木分為沿長江和沿運河兩個階段。沿江遞運是靠著長江自西向東流的優勢,將這些皇木扎成巨大的木筏、木排沿長江漂流。長江水道各段地勢變化較大,水勢也大不相同,因此需要沿途經過的各府州縣征用軍士或民夫協助拽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