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等下去不是辦法。楊爽迅速對接餓了麼、美團等網上平台,一方面接受網上訂單、線下送貨,另一方面開展到場布置業務,比如婚禮現場、商業活動、生日派對現場布置等。“8月份線上訂單就開始增多了,當月花店收入也終於由負轉正,實現了盈利。”楊爽說,從線下轉型到線上,看似簡單,其實門道很多。比如,如何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如何從網上獲客,如何開展線上促銷,這些都是學問。“如今轉型線上已成為大勢所趨,未來我還想嘗試直播、抖音等,吸引更多人關注花店,進一步打開銷路。”
不同於大型商場、寫字樓的現代化和“國際範兒”,小店體量小、業務簡單,更多是承載了地方的歷史文化底蘊,傳承的是居民共同記憶,體現的是“人情味兒”“煙火氣”。
坐落在北京市三裡屯SOHO3號商場的福建小吃店“厝味·厚鯉甲赫”就是一家具有“人情味兒”的餐廳。餐廳位置並不顯眼,店面面積也不大,裝修簡約而不失溫馨,原木色調家具、鯉魚游弋的圍幔、滿墻照片與地方文化介紹。此外,還設立了書架與儲物櫃,用粗麻布袋裝上贈禮“好事花生”,濃濃的“閩南味”吸引不少食客前來用餐。
“‘厚鯉甲赫’在閩南語裡是‘給您吃好’的意思。”“90後”店主姚大戈是福建泉州人,幾年前來北京打拼,發現身邊不少來自福建的朋友經常抱怨,在偌大的北京難以吃上一口正宗的家鄉菜。於是,喜愛烹飪的姚大戈決定嘗試開餐廳,原汁原味呈現“福建味道”,也為身邊好友創造一個落腳點。“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到兩次主題活動,邀請親朋好友來餐廳聊天、聚會,最近一次活動有近百人參加。”
如今,“厝味·厚鯉甲赫”餐廳已成為一些福建老鄉在北京的溫暖港灣。姚大戈說,自己理想中的小型餐飲店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食物的場所,更是一個供大家休閑放鬆的好去處,一家家小型餐飲店就是大城市中一縷縷鮮活的“煙火氣”。
在注重人情味之外,記者走訪發現,今年以來,小店“一店多能”態勢也愈發明顯。疫情之下,隨著消費者服務需求多樣化,一些零售類小店不再局限於開展日用品零售業務,還開通了收寄快遞、洗衣、維修等多項便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