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新發展格局重塑中國經濟新優勢
http://www.CRNTT.tw   2020-09-28 08:35:30
打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外循環協同發展,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是大勢所趨。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最近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發展的新起點上,如何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並回答的重大課題。

  構建新發展格局由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決定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理事長劉偉文章表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深度參與全球化進程,依靠對外開放、吸引外國投資和參與全球化貿易等方式迅速發展,並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但是,這也使得我們對國內市場的開發不足,造成經濟結構、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問題,經濟內在風險加大,對外部市場的依賴也過大。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產業體系受到劇烈衝擊,國際間經濟、金融與貿易流動更是一度出現雙向中斷,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與此同時,西方經濟體潛在增長率大幅下降,一些發達國家也通過本次疫情發現自身產業空洞化嚴重,開始著手重建本國製造業,紛紛試圖將外遷海外的產業重新遷回國內。

  所以,過去那種全球經濟運行方式很難在當下繼續維持,原先中國經濟“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也難以持續。

  就中國經濟發展本身階段性特征而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後的突出特征,就在於要素成本全面大幅上升,依靠要素成本低形成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減弱,要素禀賦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新動能和新優勢仍在培育過程之中,在許多方面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加之一些西方國家的限制和干擾,使得我們在國際大循環中面臨更多的風險和困難,迫切需要一個能夠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新格局。

  回顧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後一個時期的中國經濟增長,客觀上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依靠出口拉動經濟的動能明顯減弱,國內需求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打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外循環協同發展,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是大勢所趨。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我們要以主動調整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

  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

  文章指出,總的來看,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五個基本原則。

  一是構建供求不斷趨向均衡的國民經濟循環。首先是總量均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宏觀上經濟增長的波動性低、周期性淡化、增長穩定。這既能有效克服經濟短缺,抑制嚴重的通貨膨脹,還可以有效緩解產能過剩,防止經濟衰退和就業問題。其次是結構均衡。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資源配置結構、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等方面的均衡,尤其是在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矛盾主要方面的條件下,結構性均衡就更為重要。在總量和結構趨向均衡的基礎上,形成供給與需求之間的良性互動:一方面以需求牽引供給,真正形成適應市場需求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以供給創造需求,真正以高質量高效率的供給開拓市場需求。

  二是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動能推動的國民經濟循環。增強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在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既是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也是擺脫西方國家“卡脖子”、提高國際競爭主動權、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這一過程中,既要更好發揮政府頂層設計、統一布局、組織協調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既要夯實基礎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又要堅持開放創新,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三是構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的國民經濟循環。以供給側為戰略方向與以需求側為戰略方向的根本不同,就在於供給側改革直接影響生產者,而從需求側入手則直接影響消費者。提高效率和競爭力也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也好,首要在於生產者,包括微觀上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集合而成的產業組織狀況及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宏觀經濟體系的完備和協調性等。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推動的恰是增強企業競爭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且,中國國民經濟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總量和結構性失衡,首先是供給方面的問題。所謂的不均衡,主要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所謂的不充分,主要是供給水平,特別是質量問題。

  四是構建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的國民經濟循環。實現國內大循環為主,重點在於擴大內需,以擴大內需創造市場條件,形成戰略基點。我們具有擴大和釋放內需的基礎。從投資需求來說,中國仍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加速發展時期,因而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還是生態環境投資及教育、健康等人力資本投資都有巨大的需求增長潛力,關鍵在於形成有效的投融資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一起來。從消費需求來說,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來以高於GDP的增速在提升,擁有規模龐大的國內消費品零售市場,並且消費需求的進一步擴張仍具有很大潛力。關鍵要改善國民收入宏觀分配格局,提高政府、企業、居民、不同部門之間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合理性,保證持續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此基礎上切實縮小收入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穩定人們的消費預期;要抑制房地產泡沫導致過高房價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降低過高的子女教育成本和養老成本,等等。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實現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國民經濟各環節之間的暢通循環、相互促進。

  五是構建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當前中國GDP占世界的比重為16%左右,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一個新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就已初見雛形。以中國為樞紐,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形成了以進口最終產品、出口中間產品和初級產品為特征的環流,同時中國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形成了以進口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出口最終產品為特征的環流。面臨疫情衝擊後一系列新的變化,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同時促進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必須以“一帶一路”為重要支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互補性強,與以往國際產業轉移不同。以往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形成發達國家主導並占據高端的全球價值鏈,轉移過程本身也是發展差距拉大的過程;“一帶一路”建設則是由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倡議推動,共商共建共享,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進而構建新型互利互惠的國際循環體系,實現中國與國際經濟雙循環的優勢互補。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