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放眼全球,如何研判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國內外環境?把握大勢,怎樣準確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和內涵?著眼長遠,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記者採訪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
我國制度優勢顯著,經濟發展韌性強大
記者:如何研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從國內外環境看,我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挑戰和機遇有哪些?
王一鳴:當前,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如果沒有大的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三、四季度經濟增速應該會高於二季度。這表明,我國制度優勢顯著,經濟發展韌性強大。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當前我國經濟恢復還不平衡,生產恢復快於需求,工業恢復快於服務業,投資恢復快於消費,大企業恢復快於中小企業,金融業與實體經濟恢復不平衡,就業和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仍面臨較大壓力。
要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既要做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準備,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鞏固我國經濟穩定轉好的基本趨勢。
看外部環境,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疫情長尾特征更趨明顯,主要經濟體衰退程度超出預期,外部需求大幅萎縮,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多年來少有的複雜局面。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
看國內環境,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從需求看,我國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升級的商品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將持續釋放,國內市場的總體規模將加速擴大,巨大的內需潛力將轉化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從供給看,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異軍突起,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高,將在滿足消費結構升級中增強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記者:該如何準確理解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和內涵?
王一鳴: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的戰略決策。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利用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間大的特點,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到國內,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通過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現在,一些關於新發展格局的討論,比較多地聚焦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上。一些境外媒體更是把關注點更多放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上,擔憂“中國發展將向內轉”,應該說,這是對新發展格局的誤解。事實上,新發展格局強調的是“循環”,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經過多年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中國早已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體系,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合,產業技術進步也離不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封閉起來脫離世界主流,只會拉大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要主動深化改革打通國內循環。而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就要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深化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國內規則規制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
由此可見,“國內國際雙循環”本質不是內外問題而是循環問題。“國內國際雙循環”就是要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促進一切生產要素更加自由、公平地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