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學完Python,可以上天”“零基礎入門,小白三天也能學會”……近期,社會上興起了各種人工智能“速成”班,聲稱可以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實現“轉行”和人生逆襲。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機構往往存在講師資質參差不齊、學員簡歷造假、培訓效果被誇大等問題。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產業,人工智能方興未艾。但行業出現的“虛火”,也給了教培行業“投機取巧”的機會,消費者對此需要保持“冷思考”。
上至68歲、下至13歲,都在學Python?
“清華大學畢業生、高素質海歸、普通本科畢業生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為何最後只有普通本科畢業生被錄用?”
“因為,只有他會用Python。”
最近,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類似內容的短視頻隨處可見。不僅如此,它們一般還會被配上“你要悄悄學Python,然後驚艶所有人”“如果你不滿足於工作現狀,一定要掌握Python”“三天入門,一行代碼教你開啟電腦上帝模式”之類的“雞湯”解說,對於有職業焦慮的人群來說,吸引力極強。
“我的學員裡面,上至68歲,下至13歲,人人都在學Python。”職業培訓機構達內教育的一位售課人員說,人工智能時代,無論是出於職業發展的需要,還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需要,Python必須得學。
Python是什麼?為何這麼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