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網評:“斜杠青年”還需制度支撐
來源:東方網 作者:汪昌蓮
白天,西裝革履,言談儒雅;下班後,背心短褲,熱情奔放;閑暇時,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這是公司職員/健身教練/自由撰稿人成宇的日常。眼下,成宇這樣的年輕人有一個很“潮”的標簽——“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個人身份的叠加,實則是經濟社會變革和個體觀念轉變等多種因素產生的化學作用。這是一道擺在當代青年人面前的不定項選擇題,大多數職場人都得填寫答案。(6月28日《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杠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杠”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占據“兩棲”青年的主流。特別是,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32.5%的受訪白領表示有從事過靈活就業或兼職,而就職於100人以下小微企業白領更多體驗了斜杠生活,占比達到36.61%。同時,在從事靈活就業的白領中,77.26%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可見,疫情催生了更多的“斜杠青年”。
所謂“斜杠青年”,是指那些不滿足單一職業、擁有多重身份的年輕人,他們通常會用“/”來介紹自己的身份,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等等。隨著“互聯網+”和數字產業的發展,不少年輕人選擇多重職業。“斜杠青年”已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群體;特別是,52.8%的受訪青年覺得“斜杠青年”充滿活力朝氣,敢於挑戰,表明“斜杠青年”,對當今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斜杠青年”可以感受更多的職業,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個人興趣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職業選擇。同時,一些職業有不錯的社會聲望,如數字行業,年輕人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就會開展某些兼職,他們也能從中獲得一些認同感和歸屬感。此外,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接觸不同人群,拓展人際關係圈,職業體驗更豐富,選擇更多樣;可以減少單一職業的枯燥,獲得更多的生活樂趣;可以實現興趣專業化,全面發展和提升自身能力;關鍵是,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