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裡,統治階級的思想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士大夫這一特殊群體的身上,濃縮了中華傳統社會對理想人格、理想生活方式的典型追求,他們的精神特質和文化特征也是今天不少人特別是文化人的向往。《北京士大夫》告訴我們,把握京師士大夫文化這個轉化和融合的關鍵環節,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深刻、準確地認識北京文化的特征。
從首都的高度看明清士大夫
著名學者史樹青先生在為本書的題詞中寫道:“幽州台上見古人直面來者”。對此,我們可以這樣來解讀:只有站在“幽州台上”,才可以真正明了“古人”之本來面目,也才有資格與“來者”正面對話。
方先生從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發展和文化演變的高度考察士大夫這個特殊群體的歷史地位、文化特點、社會作用,從而得出結論:明清兩朝“在輻輳輻射的過程中形成的京師文化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趨向和總體水平”,而“京城士大夫的活動也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形成了真正的京師士大夫階層”。
從一定意義上說,首都的功能定位與京師士大夫的地位作用互為背書,存在著強烈的互動關係。因為北京是首都,京師的士大夫就勢必從思想上和文化上引領全國的文人志士;因為京師士大夫在全國思想文化界引領和示範作用的充分發揮,北京才愈加強化了自己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絕對權威與核心地位。兩者在互相促進對方發展的進程中,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提升著自己。
北京士大夫文化的西城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