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起,北京新供住宅用地全部執行“控地價、限房價”新型供地方式,土地建成後的住宅銷售價格無論在均價和最高銷售價格方面都進行了限制。
2017-2018年,“共有產權房”、“限房價、競地價、競自持”等為土地競得的主要模式。以2018年為例,其成交的52宗住宅地塊中,有51宗是限競房或共有產權住房地塊,僅有一宗商品房住宅地塊。其中限競房成交40宗,成交建築面積近50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成交10宗,成交建築面積超100萬平方米,另有一宗地塊為限競房含共有產權住房。
在加強住宅用地供應的同時,近兩年,北京市加大租賃用房保障性住房的供應。
在拿地方式上,聯合拿地成為樓市調控以來龍頭房企拿地的趨勢。2017年,聯合體拿地收入囊中的建設用地總面積占全年出讓的建設用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進入2018年,萬科、保利等以往積極參與北京土地招拍掛市場的龍頭房企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國企。
在2018年北京企業的拿地排行榜中,中鐵置業斥213.64億元在北京拿得4宗地塊,獲得規劃建築面積53.95萬平方米,成為榜首。中海地產以157.79億元位居拿地排行榜第二名。北辰實業則以86.63億元拿下2018年北京土拍成交總價最高的朝陽區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B23等地塊位列第三。除此之外,北京城建、北京住總等市屬國企也都有土地入賬。
(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