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總統 |
|
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媒體報道,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7日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這個法案是由美國眾議院提出,今年1月通過後送交參議院,現在參院外交委員會又無異議通過,下一步就是送院會表決。雖然這個法案最後是否能過關,仍是未定之天,但台灣外交部已“對此表示歡迎及感謝”。
不過,這份來自美國國會的善意,對台灣真的是好事嗎?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美國的兩岸事務專家任雪麗(Shelly Rigger)在7日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國會做諸如像《台灣旅行法》這樣的事情,繼續戲弄(tease)台灣,儘管這個法律或許不會在參議院過關,卻會讓台灣人很灼心(heartburn)。因為它如果不過關,對於美國支持台灣不是一個好的訊息;如果過關,又會很危險。美國官方對待台灣的方式,我覺得看上去像是特朗普政府完全不理解或不欣賞的大遊戲中的一個橄欖球。”這一段話,可謂真知灼見,值得政府部門深思。
任雪麗用了“戲弄”一詞,說明了美國國會並不是真心關心台灣的利益,而是把台灣當成了中美博弈的籌碼而已。我們如果從美中台戰略三角的角度來理解,對台灣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三角的穩定,而這個穩定包括了美國與台灣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讓大陸覺得美國有防衛台灣的決心,但又不會背棄一中政策或支持台獨。換言之,美國對台灣任何政策或行為的改變,都會牽動大陸敏感的神經。
社評說,我們從中美關係改善後的歷史來看,美國克林頓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結果造成兩岸關係大逆轉,甚至於出現飛彈危機,直到克林頓發表新三不之後,才稍微緩和;特朗普就職前的川蔡通話以及有關協商一中政策的談話,造成了聖多美普林西比的斷交。換言之,只要美國調整了對台灣的距離,大陸就會採取行動打擊台灣,或逼迫美國退回原來的距離,但無論如何,都造成戰略三角的不穩定,而受傷的一定是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