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這東西不能亂吃,吃少了起不到效果,吃多了肯定對身體有損傷。小孩子吃藥更不能馬虎大意。我們也不想這麼麻煩,但是沒辦法。”王女士的經歷並不鮮見。記者通過論壇和微信群等網絡平台隨機進行了相關調查,受訪者中,超過八成的家長表示曾經遇到給孩子安全用藥的難題,有過掰開膠囊、碾碎藥片等經歷。
“我想對媽媽說,我的世界很安靜,沒有一點點聲音。媽媽說我一歲的時候就會叫爸爸媽媽了,我特別愛笑,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媽媽說3年前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
對著鏡頭說這話的,是五歲的聾兒小浠諾。五歲,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可以大聲唱歌,可以熱烈交流,但這些歡聲笑語只屬於別的孩子,很多因藥物問題致聾的,只能在無聲的世界里掙扎……最近,這則關於“兒童用藥”的央視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看完讓人淚奔。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指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約有7000名兒童死亡。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造成的藥物性損害更嚴重。在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從中毒年齡來看,0到14歲的藥物中毒兒童中,1到4歲兒童占比最大。
兒童藥物和兒科醫生短缺
這個冬天,流感肆虐。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北京市一周就報告了5000多例流感。由於自身抵抗力較弱,不少孩子都“中了招”,不但反覆發燒,有的還持續高燒3到5天,這讓很多家長都萬分焦急,各大醫院的兒科也是人滿為患。與此同時,朋友圈里也開始盛傳一則手寫的非官方“兒童用藥寶典”,得到不少家長的追捧,被很多人視作自診用藥標準。對此,有專業人士指出,這份“寶典”並不完全科學,兒科疾病千變萬化,因此用藥並沒有“寶典”一說,更不能隨意給孩子使用成人藥物。
但現實是,很多家長即便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還是繞不開兒童專門用藥缺乏的問題,依舊是開回家一堆成人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