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原來寫智庫報告,不知道寫成什麼樣子,經常寫成400頁的大開本書。”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陳安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樣的智庫報告最後都成了被丟棄在角落的“負擔”。
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中國智庫建設,在政府的鼓勵與支持下,正如雨後春笋般湧現。為政府建言的渠道更明確了,然而專家也指出,這條渠道到了應當更規範、更科學的時候。
高漲的熱情
2015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發揮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在專家看來,政府對智庫建設的支持與鼓勵,體現了國家對規範提供政策咨詢建議的需求,也激發了國內智庫建設的活力。
“各方面建設智庫的熱情很高,以智庫冠名或將智庫作為其主要職能的機構和組織如雨後春笋般冒出來。”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說。
“已經有好幾千個。”談到如今智庫蓬勃的發展陳安如是說。在國家的鼓勵下,一個立體化、全面的智庫網絡已經初具規模。
各方的積極響應,令智庫為國家建言獻策的渠道變得日趨明確、清晰,也令咨詢報告該怎麼做在摸索中走向成熟——文章開頭提到的動輒幾百頁的大塊頭報告,逐步被主題聚焦、短小精悍的千字文所替代,智庫專家提建議的內容,也逐步變成了一個“產品”,經由渠道傳遞、交流。
然而如此迅猛的智庫發展,還是引來了專家的擔憂。“現在智庫一哄而上,有點多,有點亂。”河南理工大學太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夏保成說。
該給智庫設個檻
“一哄而上”並不是潘教峰最擔心的問題,他更擔心智庫的無序發展帶來“有庫無智”的亂象。在他看來,智庫的建設應當有著嚴格的標準和門檻,而當下的智庫建設,質量問題已日益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智庫的建設標準和功能定位需要進一步明確;智庫問題研究缺少系統論角度全過程方法體系的認知,缺失科學規範的智庫研究範式;各類智庫機構的報告層出不窮、汗牛充棟,但對報告的審核缺乏專業的質量標準,研究成果的科學性難有保障,潘教峰指出,上述三大問題是當下的智庫建設質量中最為突出的問題。
對智庫建設中暴露出的問題,陳安也有自己的看法,“智庫的人應當真正了解行政的基本邏輯,只顧提建議,可行性做了多少調研,實際反饋如何,又如何修正,很多都沒有想清楚。”他說。
缺乏規範與標準,智庫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免打了折扣。“我們很多智庫工作人員,基本不了解政府決策過程和關心什麼,真正能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和參考的價值不大,拿不出有價值的東西。”夏保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