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P2P變身"金融科技公司" 意圖避開網貸監管
http://www.CRNTT.tw   2016-08-29 10:07:57
 

  在統計個人和企業在對平台借款總額的過程中,繞不開的是同業交流和數據共享,而這恰恰是監管細則尚且沒有覆蓋的問題。據澎湃新聞了解,部分地方行業協會會組織網貸機構進行數據共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在要求會員進行數據報送,那是不是要建立一份行業“黑名單”,誰來建?能否覆蓋全國所有網貸機構?

  說到全國網貸機構,不得不提起工信部剛剛建立的“互聯網金融天羅地網”——8月26日下午,工信部下屬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首次對外介紹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原型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對互聯網金融總體情況的摸底、實時監測預警企業異常和違規情況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首次披露了來自該系統試運行期間監測到數據情況:截至8月26日,互聯網金融技術平台共發現互聯網金融平台8490家,發現存在異常的互聯網金融平台3398家。相減一下,互聯網金融平台存量5000家以上。

  網貸之家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這5000家中除了網貸,還包括第三方支付267家,眾籌369家,此外還有沒有公開數量的互聯網理財平台、互聯網金融產品網銷,比如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基金等等。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存量高於第三方統計的2400家網貸,是因為官方統計可能將所有的帶互聯網金融、金融信息服務名稱和營業範圍的企業都包含在內,其中有可能一些公司已經倒閉但沒有注銷,有一些公司是為了商標保護而註冊的,實際沒有開展經營,還有一些公司是為了轉手倒賣而註冊的。而業內第三方統計通常採用爬蟲來抓取P2P的頁面數據,但現在有一些線下模式的P2P,它們的交易並不通過網上進行,網站只是一個靜態的頁面,這樣的公司也往往被網貸門戶忽視。

  所以說,界定全國究竟有多少家P2P,有多少是活躍的,還真的是個難事,只能看之後自動備案和申請ICP許可證的數目了。

  除了通過多人、多法人貸款超越上限的可能做法,許多P2P也有轉型成私募或者通過對接金融資產交易所來避開網貸監管細則的可能性。就以上文所說的陸金所為例,背靠有銀行牌照的平安集團,旗下還有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根本沒必要把自己的大額業務定義為P2P借款,可以有效阻斷本次監管細則的衝擊波。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