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明網:喧囂的世界讀書日也需要冷思考
http://www.CRNTT.tw   2016-04-23 15:25:01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今天(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這兩天,不管是在公共的網絡平台,還是私底下的社交朋友圈,空氣裡好像都彌漫著一股“談論讀書”的濃烈味道。之於設立世界圖書日的原始初衷來講,這樣的討論或許並無不妥,但一旦我們將觀察的視角置於平日的大背景下,又忽然覺得這過分的熱情是那麼的突兀與刺眼。

  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如果大家都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捧起書本,這無疑是這個節日的榮耀,但如果大家的閱讀僅局限在讀書日這一天,那麼,則是這個節日的最大悲哀。因此,在今天,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日子,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再回過頭去看看世界圖書日的設立初衷,看看它這些年在中國呈現出來的紛繁世相。

  這些年,每逢讀書日,各地基本上都有不同類型的讀書活動,對於出現的問題也是年年在反思,然而就實際效果看,我們卻似乎進入了一個閱讀的窘境。一方面,是出版讀物質量的嚴重下滑,很多出版社熱衷於將成功學、厚黑學作為自己的盈利介質,而忘記了自己身上更大的文化責任。另一方面,則是網絡上質量堪憂的爆款文、心靈雞湯,他們在吸引閱讀者興趣的同時,卻將人們帶入了浮躁、功利的尷尬境地,使得閱讀越來越偏離其固有的初衷。

  雖然從數據上看,不管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閱讀,國人的閱讀量都較之前有所提升,但當我們仔細對其剖析後又不難發現,這些閱讀量很多時候其實是集中在毫無營養的泛閱讀上的,其對國人思想素質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對於當下來講,我們與其在每個讀書日都頗費苦心的去號召國人多讀書,倒不如理性的去分析國人不愛讀書的原因。

  有人說是生活節奏的加快擠占了國人的讀書時間,有人說是物質功利的社會讓人們忘卻了精神食糧的補充,這樣的說辭聽起來的確是那麼回事,但卻忽視了國人不喜歡閱讀是對閱讀缺乏興趣這一根本原因。而這又與國人接觸的教育理念有關。我國的教育是知識本位的教育,這種教育的價值導向有著極強的功利目的——掌握知識,考取高分。而本該最受重視的知識探究過程及知識本身卻備受忽視,以至於中小學生的課堂上,只要出現與考試無關的“雜”書都要被清除。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完全沒有形成愛閱讀的良好習慣,更不可能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會認為讀書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一旦他們有條件不讀書也能過上舒服的日子時,便會棄閱讀如敝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