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戶外工作缺少行業標準
中午11點前後,圓通、韵達、申通、京東、順風5家快遞陸續到達翠微路西側,在路邊擺開架勢。從12月7日開始到10日中午的紅色預警期,並沒有任何異常的跡象。
同樣的情景出現在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裡,9日這天下午,送貨員小林(化名)一共打出了40多個電話,之後,他把車上的貨物排開分類標記,“霧霾天咋了,早就習慣了”。
雖然公司提供了口罩,但小林沒戴,他覺得戴著說不清楚話,“不舒服也太費勁”。同期來來往往的其他快遞員,很多和小林一樣,似乎霧霾並不是威脅,反而可能有更多生意。
北京滴滴打車出行數據和北京空氣質量狀況對比結果顯示,兩個月間,在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天氣,北京市民打車出行量下降,尤其是非工作日,出行量平均下降一成。相比外出,人們更願意躲在家中解決“溫飽”:12月7日、8日,百度北京地區外賣訂單量相比平時提升了24%;12月8日,“餓了麼”平台的3M口罩訂單量為一周前空氣質量良好時的10.5倍。
霧霾天裡,多家快遞及外賣公司的員工都堅持在一線繼續工作。部分公司為員工配發了相應的防霾口罩,而很多公司沒有提供任何防護設備,補助也少之又少。
“送一件就能賺一塊錢。”小林說,他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相應的提成,而提成一般是根據派件數量,因此,惡劣的天氣對他的“阻擋”並不算大。
“在交通通暢的情況下,快遞人員不會因為天氣原因停止工作,風吹雨淋也依然會堅守在崗位上。畢竟除了快遞人員之外,也還有很多別的行業同樣面臨霧霾等等極端天氣影響。除了與個人直接聯繫的快遞業務外,快遞也還包括很多日常不可或缺的內容,例如向超市配送貨物,都不能因為天氣原因而停止供貨。”韵達快遞工作人員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