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規範中成藥從命名之亂抓起
http://www.CRNTT.tw   2017-02-26 22:03:11
  不能叫“精”了,“風油精”坐不住了;不能用人名,“馬應龍痔瘡膏”不淡定了;不能用地名,“雲南白藥”哭暈在厠所……一竿子掃過去,數千個中成藥中槍,個別“誤傷”在所難免。看看時下的中成藥的命名以及宣傳,就不難明白,這個領域走到被整肅的田地,可謂咎由自取。“寶”“靈”“精”“強力”“速效”等誇大、自詡、不切實際用語,或“禦制”“秘制”“精制”等溢美之詞,在中成藥的命名及宣傳上比比皆是。有人統計,僅含“靈”字中成藥品就有2000多種。

  中成藥命名不當,誇大宣傳,最大風險就是誤導公衆。公衆望藥名生義,看藥名買藥,好處在於降低信息獲取成本,畢竟“清熱解毒丸”“止痛丸”比“對乙醯氨基酚片”“吲哚美辛”更淺顯易記,弊在容易被溢美的名字或誇大的宣傳誤導,導致“吃錯藥”。藥品是特殊商品,事關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不同藥物的適用情況不同、禁忌不同、服用方式不同,僅憑藥名購買,安全風險巨大。是以,規範中成藥品命名,減少暗示療效、誤導使用和不適當宣傳產品的文字和標識,勢在必行。

  中成藥品之亂象,命名是其一,還有更多需要注意。譬如添加西藥成分,就是一個爭議已久的話題。由於含化學成分的中成藥服用過量,或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在一些國家或地區,中成藥是不允許添加西藥成分的。而在我國,這樣“洋為中用”“中西合璧”的中西藥複方試劑卻大行其道。近年來,有識之士不斷發出“淘汰含有西藥成分的中成藥”的聲音。

  再如中成藥品濫用,時下甚為常見。中醫是講辯證醫治的,同一個病狀不一定用同樣的藥。例如,風寒感冒的患者選用清熱藥來治療感冒,不但不能治愈,有時反而會加重病情。不懂辯證醫治的醫生隨便開中成藥,多少有點不負責任。

  中藥是中華瑰寶,但也少不了規範。從命名開始,規範不斷深化,使之更科學、更有效。(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連海平 本文略有删節)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