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公共場所 請別鬧
http://www.CRNTT.tw   2020-10-28 15:23:32
  “靜音車廂”要來了!有報道說,今年年底前,京滬高鐵將推出“靜音車廂”及計次季票等新型票制產品系列服務新舉措,同步實施靈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場化票價機制,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旅客可通過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購票途徑自行選擇“靜音車廂”,選擇前提就是願意遵守相應的行為規範。考慮到旅客需要,列車上也會盡可能為“靜音車廂”旅客營造“靜”的氛圍。比如,用更加低的音量去播放車廂的廣播,如果“靜音車廂”的旅客行為規範不太到位,乘務員會及時規勸。

  消息一出,許多人是喜大普奔。想想也是,如果坐在車廂裡,要麼是“熊孩子”吵吵鬧鬧,要麼是有人開著手機外放,怎麼不讓人糟心。小馬飛刀注意到,早在2016年,就有網友提議:希望動車可以增加“冷漠號”車廂;2017年,主持人孟非因坐高鐵被吵了一路,也曾發微博建議高鐵設“熊孩子專用車廂”;2018年,國外某節目主持人乘坐高鐵時遇到了大聲打電話的中國男子,他拿出手機拍下了視頻,自己還對著鏡頭壓著嗓子連喊4句“Shutup(閉嘴)”;2019年10月,演員葉璇在高鐵上阻止一名大聲外放手機音樂的老人……這些,都曾引發網友熱議。可見,這不是什麼小問題。

  不過,也有人表示異議。有網友就說了,選擇了“靜音車廂”,卻在旅途接到重要工作來電,接還是不接?如何正確接聽?又譬如說,在“靜音車廂”安然入睡,若是鼾聲大作,如何勸阻?仔細一想,也有道理。這就考驗著高鐵管理方的管理智慧。但不管怎麼說,有了總比沒有好,這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小馬飛刀以為,“靜音車廂”如何運營好,一方面是考驗著高鐵管理方的管理智慧,另一方面也考驗著每一個人的社會公德。社會公德往往寓於“小”,但社會公德又小中見“大”,一件小事能反映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能够看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注意言行舉止,既是個人良好修養的外在表現,也是社會對公民的內在期待。公共場所人員來往密集,和諧的氛圍也是維持公共秩序的因素之一。大聲喧嘩不僅有損自身形象、影響他人活動,也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權利,擾亂了公衆秩序。當然,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總是有人覺得這是“小節”問題,不值得“上綱上綫”。甚至還有人認為,公共場所是“公共的”地盤,反正不是我的小家,臟點兒亂點兒,與我何幹?沒人指責,彼此彼此,沒有輿論壓力,形成了一種安全的、從衆的集體無意識狀態。

  道德是內心的法律,廣大民衆明禮守法的公共文明意識,是最寶貴、最強大的道德資源。需要強調的是,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觀點值得警惕,有人總是認為,只要不違反公德,在私德領域可以任性而為。事實上,人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之中,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無從尋覓。私德若是“光著腳”,公德注定“無法跑”。(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小馬飛刀)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