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執政一年來,改善兩岸關係的有利時機不斷流失。 |
中評社╱題:蔡英文執政後的兩岸政策主張及其走向探析 作者:劉凌斌(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去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在台灣實現“完全執政”,台灣迎來政治發展進程中的第三次“政黨輪替”。執政一年來,儘管蔡英文對其兩岸政策主張作出若干調整,並不斷聲稱向大陸釋放“善意”,但由於其始終不願意放棄台獨分離主義政治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停滯不前、危機重重的局面。未來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將何去何從,是兩岸各界頗為關注的議題。
蔡英文執政後的兩岸政策主張評析
蔡英文上台至今有關兩岸政策主張的談話,主要見諸其5月20日就職演說、9月29日的致民進黨黨員公開信、“雙十講話”,以及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日本《讀賣新聞》和英國路透社等海外媒體和《聯合報》等島內媒體的專訪。從這些談話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蔡英文兩岸政策主張的基本脈絡,雖然蔡英文的兩岸論述言辭、態度上有所變化,策略上有所調整,但其兩岸政策主張的總體基調始終不變。
(一)以“切香腸”的方式對“九二共識”作出模糊表態
迫於大陸及美國的壓力,蔡英文採取“切香腸”的方式,對“九二共識”作出模糊回應。在就職演說中,蔡英文表示,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①換言之,蔡英文僅僅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但沒有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通過會談達成“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想用“過程論”來替換“共識論”,更未明言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對“九二共識”實質上採取不否認也不承認的迂迴態度,在兩岸同胞最為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即是否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根本問題上仍然語焉不詳,故意採取模糊態度,企圖蒙混過關。在2016年7月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當被問及“有學者認為,大陸方面為你接受‘九二共識’設立了期限,這是否是真的?”蔡英文宣稱,要求台灣當局違反人民的意願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可能性不大。②這是蔡英文首度對是否接受“九二共識”作出比較明確的表態,即以“民意不支持”為藉口拒絕大陸要求其接受“九二共識”而設置的時限,暴露了其台獨意識形態。而在“雙十講話”中,蔡英文只是重申“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仍然未對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作出清晰表態,延續了其對“九二共識”一貫的模糊態度和“以拖待變”的立場。
(二)尋求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論述,所謂“既有的政治基礎”包括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在“雙十講話”中,蔡英文也提出,兩岸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19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並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③這表明:一是蔡英文試圖以單方面詮釋的“既有政治基礎”取代“九二共識”,尋求與大陸交流互動的機會。二是希望延續20多年來兩岸協商與交流互動的成果,包括“概括承受”馬當局執政8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以此來“維持現狀”。三是以“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來發展兩岸關係,“台灣民主原則”是指台灣人民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景是統或“獨”擁有“自決權”,“普遍民意”則是在告訴大陸,目前民進黨得到台灣大多數民意,大陸必須尊重,實際上暗藏了“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決定”與“挾台灣民意對抗大陸”的玄機。
(三)以“維持現狀”作為兩岸政策的基本立場
早在2015年4月15日,蔡英文在接受民進黨提名時發表談話,首次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兩岸主張,此後經過訪美、參加2016年“大選”、當選以後直至就職以來,“維持兩岸現狀”論始終是蔡英文兩岸政策主張的核心內容,她甚至強調始終“以‘維持現狀’作為兩岸關係政策上的基石”。在“雙十講話”中,蔡英文重申,“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維持台灣民主以及台海和平的現狀”是民進黨當局堅定不移的立場;強調“‘維持現狀’是我對選民的承諾;在520就職演說中,我的每一句話都未曾改變”。④值得關注的是,蔡英文在此對“兩岸現狀”作出定義,將“台灣民主”加上“台海和平”歸納為“現狀”,試圖凝聚島內民衆共識,爭奪對“兩岸現狀”的詮釋權;同時繼續使用“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這三個關鍵詞來描述和定位其兩岸政策的“性質”,試圖最大限度爭取島內主流民意與國際社會的支持。2017年4月,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蔡英文強調,“在過去的一年,我們謹守‘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我們不挑釁,也沒有意外,能夠盡我們維持和平穩定的一個參與者的責任,不論是在兩岸關係或是在區域的關係上面,我們都讓台灣作為一個和平穩定的貢獻者。”⑤不過蔡英文始終對要維持什麽樣的“兩岸現狀”(依據民進黨尚未廢除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來解釋,維持兩岸現狀實際上就是搞“和平台獨”),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與大陸找到新的兩岸政治基礎之前要如何“維持兩岸現狀”等關鍵問題語焉不詳。這自然讓外界普遍對蔡英文執政後能否處理好兩岸議題,能否如其所言的“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充滿擔憂和疑慮。
(四)提出“新四不”原則與兩岸“三新”主張
蔡英文執政後,在多個場合分別提出處理兩岸關係議題的基本原則,在“雙十講話”中則明確提出,其在兩岸關係議題上“承諾不會改變,善意不會改變,也不會在(大陸)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的所謂“新四不”原則;強調這是其對“維持現狀”的基本態度,也是基於對兩岸和平的共同願望。這表明蔡英文試圖用“新四不”的負面表述模糊政策空間,作為未來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基本原則,向島內民衆和美國、日本等國際社會強化台灣被大陸“打壓”的“弱者形象”,以博取各方同情,緩解來自大陸的壓力。在執政一周年前夕,蔡英文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關係互動新主張。她表示,兩岸共同面對的是一張新的問卷(“新問卷”),不是任何人可以單獨解答的,是大家要共同來解答;大陸應該本於新的情勢需求(“新情勢”),重新思考兩岸關係,應該採取如何善意的態度。她聲稱,在這種變動中的情勢,台灣與中國大陸要共同來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的狀態,這是雙方需要努力的,而且需要有一些結構性的合作關係(“新模式”);強調兩岸要正視新的局勢的客觀現實,共同來思考一個對兩岸和平穩定有利,以及對區域安定繁榮有利的架構。⑥但檢視蔡英文的兩岸“三新”主張不難看出,在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和“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她只能運用一些空洞、華麗的“新詞彙”來堆砌出所謂的兩岸“新主張”“新口號”,其內容只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罷了。說穿了,這一兩岸“三新”主張,只是蔡英文用來愚弄民眾、自欺欺人的卑劣伎倆,根本無助於化解當前的兩岸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