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關於十九大報告中對台論述“留白”的思考
http://www.CRNTT.tw   2018-02-07 00:13:36
十九大報告涉台論述原則清楚,方向明確,亦不失彈性和靈活性。
  中評社╱題:關於十九大報告中對台論述“留白”的思考 作者:黃偉偉(上海),東亞研究所司法研究室主任

  作者認為,“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造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指在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十九大報告在具體政策方面的“留白”是對當前兩岸關係現實的反映。“留白”所引發的想像和爭論都是好事,激起了人們對當前兩岸熱點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也是中國統一理論建構的必經過程。

  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作了重要報告,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在對台部分,習總書記言簡意賅,充分肯定了過去五年對台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提出了未來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理念、目標任務、原則方針和主要措施。但與往屆大會相比,十九大報告中對兩岸政策闡述的篇幅有所縮減,對諸如政治、經濟、文化、“國際空間”等有關議題設定的“留白”,引發了各界對習總書記對台政策的想像。

  何為十九大報告中對台論述的“留白”

  依照百度百科的解釋,“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造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指在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十九大報告中的對台論述,強調了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繼續闡釋了習總書記一以貫之的“兩岸一家親”理念,並堅持“反台獨”立場不動搖。但與十八大報告相比,十九大報告並未設定具體議程,如“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等等。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將這解讀為習的務實與自信,“十八大提了許多促統的具體政策,十九大只提原則”,“這顯示在中國崛起但也因此得面對許多國內外過去所沒有的重大挑戰的背景下,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在中國整個國家政策中比重降低了;同時也意味著習在權力更加鞏固後,面對內部冒進鷹派進行政策選擇時具備了更自信的能量”。

  十九大報告在具體政策方面的“留白”是對當前兩岸關係現實的反映。國台辦在十九大前發表《砥礪奮進克難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台工作的不平凡歷程》一文,文中對當前兩岸現狀的描述是:“台灣社情民意發生了深刻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複雜嚴峻形勢”。所謂台灣社情民意的變化突出表現為以“太陽花學運”為代表的“反中”、“恐中”情結氾濫,“台灣人認同”上升,台獨意識高漲,這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所期望達成的效果不符。所謂複雜嚴峻形勢,不僅僅是指奉行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再度執政,美國難以捉摸的特朗普上台,也包含“和平統一”這一基本國策在大陸內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影響台灣民意,如何與越來越綠的國民黨打交道,如何促使民進黨轉變,如何實現兩岸融合發展、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複雜形勢下需要更具針對性的政策。

  “留白”激發想像也引起爭論

  從島內對十九大報告的解讀來看,藍、綠看法不盡相同。綠營的學者認為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蔡英文總統釋放了善意,如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在十九大後又在談“蔡習會”;民進黨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則認為習主席的十九大報告展現了三大善意,而蔡英文總統也已經感受到習近平主席的善意並且做出回應,這樣兩岸有共同基礎,也有機會相向而行。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分析,在十九大報告中,習仍然肯定“習馬會”,並把它提升為“歷史性定位”,在邏輯上,就是對兩岸“領導人”在“未來的歷史”中會面仍然抱持正面期待。林濁水並認為十九大報告中習重新確認了“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的講法,這似乎就給了蔡英文總統去年520講話回應的一個彈性空間。但同時林濁水也強調,許信良認為“蔡習會”指日可待恐怕太過於樂觀,要在“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和一中原則及務實台獨間擠壓出兩岸互動空間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

  另方面,藍營則多認為十九大後大陸對蔡政府會更強硬。國民黨前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認為,蔡政府期盼的兩岸互動新模式可能破局了。理由是“反獨”的“六個任何”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且直接在涉台章節呈現;其次,是習說“妥善應對台灣局勢變化”,“應對”兩個字就代表認定台灣情勢不尋常;第三,習還說“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這表示已認定台灣正在做的事,是對兩岸和平非常不利的。前國民黨副祕書長、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分析,習強調只要認同“九二共識”,願與台灣任何政黨交往,確有留給蔡政府一扇機會之窗;但從十八大胡錦濤講的“三個任何”,到這次十九大報告更強調“六個任何”,“反獨”的態度顯然更強了。

  同樣地,對統一時間表的議題各方看法也不一致。由於大陸內部武統聲浪高漲,加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兩個“百年”目標,台灣島內有媒體預測十九大報告中會對統一問題做出安排,極有可能提出統一時間表。但最終的十九大報告並沒有提出統一時間表,這讓民進黨鬆了一口氣,並認為這是習釋出的善意,民進黨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其昌提出,習主席提出的“六個任何”是重申“反獨”底線,而不是要使用非和平手段“急統”,他也沒有提出“統一時間表”。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表示,十九大報告中嚴厲的措辭固然少不了,但是並不比從前嚴厲,完全和知中人士的警告背道而馳。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分析,十九大報告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拿掉了從1997年十五大以來,每次都會出現的“對台工作八項主張”,即“江八點”。而“江八點”的特徵就是把促統當成急迫的工作,呼籲兩岸速就統一進行政治談判,體現了習近平對台工作實事求是的作風。

  但也有大陸學者認為,雖然報告沒使用時間表的概念,但實際上還是有時間表。“報告把實現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連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就有了時間表,也就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完成祖國統一的任務。這是一個沒有時間表的時間表”。“十九大之後是‘倒計時’的和平統一階段,也就是先設立時間點,然後再完成任務”,“如此一來,倒計時已經開始計時了,而且這會帶來一系列的後續影響”。人民大學學者王英津也曾撰文認為,“在習近平的論述中,國家統一是民族復興戰略的組成部分,國家統一戰略必須服從並服務於民族復興戰略。這樣一來就很難設想,2049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中國還是一個未統一的國家。從這一角度說,儘管大陸沒有劃定兩岸統一的時間表,但依上述邏輯不難推知,國家統一不會逾越第二個100年目標。事實上,就等於劃定了兩岸統一的最遲時間表。雖然目前大陸尚未出台專門的兩岸統一具體時間表,但未來兩岸統一的具體時間應該會在這個時限內來限定。”“留白”所引發的想像和爭論都是好事,激起了人們對當前兩岸熱點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也是中國統一理論建構的必經過程。

  “留白”呼喚新的對台理論與思想

  習總書記在他以往的論述中已提出一系列新的對台思想,大陸學者王英津將其歸納為五大論述,即“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圓中國夢”、“兩岸心靈契合”和“兩岸融合發展”。但對這些思想的建構和闡述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未來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向前發展,習近平的對台思想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其完整性、理論性、條理性和邏輯性也會隨之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和提升”。雖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國家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但和平統一不會隨著中國崛起自然而然地發生,統一仍需要一系列的頂層設計、理論支撐與政策推進。

  首先,兩岸關係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兩岸情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們過去三十年中制定的各種政策,是當時兩岸力量對比的產物。隨著兩岸情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勢必需要作根本性調整,需要有新思維,需要有新辦法。一個強大中國與過去一個弱勢的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應該是完全不同的,這不僅僅是方法問題,還涉及理想與途徑”,尤其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理論在新形勢下亟待豐富與創新。“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也需要在兩岸交流中繼續鞏固落實,除了“九二共識”,能否允許有體現“一個中國原則”新模式存在,等等。

  其次,如何在對台政策中深入實踐“兩岸一家親”、“兩岸融合發展”理念,如何看待台灣民意、影響台灣民意。習總書記摒棄了兩岸內戰延續下的敵我思維,提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共產黨人為大陸人民謀福祉,也要為台灣人民謀福祉,所以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承諾“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對於“一家人”之間的差異,習總書記強調“尊重”,“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這與“一國兩制”的理念契合,但仍需具體展開,以便能夠更生動地吸引台灣民眾。對於習總書記“融合發展”理念的內容、路徑、方式、目標等也有待進一步闡述。

  第三,如何更加有效地“反獨”,並促進民進黨轉化。目前,大陸反台獨最有效的手段是在國際上“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敦促有關國家妥善處理涉台問題。這一策略無疑是正確有效且有力的。但長遠來看,我們是否還有做民進黨工作的必要,能否僅僅依靠國民黨來爭取島內民心?這些都需要學者專家們對台灣社情民意的深刻變化做進一步研究,並提出有效對策。

  註釋:

  〔1〕林濁水:《十九大後兩岸發展評估無突破、不惡化、雙方維穩、摸石子過河》,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0月23日。

  〔2〕洪奇昌:《從習蔡講話看兩岸破冰契機》,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0月28日。

  〔3〕林濁水:《十九大後兩岸發展評估無突破、不惡化、雙方維穩、摸石子過河》,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0月23日。

  〔4〕《解讀習近平的新時代》,風傳媒,2017年11月2日。

  〔5〕同上。

  〔6〕洪奇昌:《從習蔡講話看兩岸破冰契機》,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0月28日。

  〔7〕梁文傑:《賴神是務實的獨習大不要形式的統》,風傳媒,2017年10月27日。

  〔8〕巫永平:《統一進入“倒計時”如何設計路綫圖》,中國評論新聞網,2017年11月5日。

  〔9〕王英津:《論習近平對台思想:延續、突破和創新》,中國評論新聞網,2017年3月29日。

  〔10〕王英津:《論習近平對台思想:延續、突破和創新》,中國評論新聞網,2017年3月29日。

  〔11〕同上。

  〔12〕章念馳:《站在歷史轉折點的兩岸關係》,東亞專報。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1月號,總第241期)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