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
中評社╱題:習近平十九大對我方略與兩岸未來三十年思考 作者:郭偉峰(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習近平對台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沒有構築兩岸人民的命運共同體,就企求完全統一,那就不可能採取和平的方式。而要採取和平方式,首先就需要推動兩岸的沒有間距的交流。交流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初級階段,更是必由之途,不可能繞行。把兩岸問題交給時間,在時間中創造機遇,這是中華民族的大智慧。現在看來,時間越是充裕,兩岸和平統一的成本就越低。時間越緊迫,兩岸統一的成本就越高。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兩者同屬於和平統一的理念範疇,融合發展的概念與和平發展的概念沒有本質的衝突,但有繼承與發展的內涵。和平發展是基礎保障,融合發展是頂層設計。和平發展主要關乎兩岸關係的維繫,融合發展則與民族振興完全連結。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十四條基本方略,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是其中一大方略,由此可知,中共已經把兩岸和平統一提上了最高的議事日程。在2017年恰好是兩岸交流30年之際,如何結合習近平十九大報告的涉台論述,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辨識大勢,貢獻良知,是兩岸專家學者應該積極作為的。為大陸、為台灣、為兩岸、為民族、為未來,面對澎湃的歷史大潮,兩岸專家學者絕對不可以置身度外。
第一,兩岸交流30年的意義、變化與作用
1987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關於台灣同胞來祖國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同年底,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交流交往大門開啟,至今剛好30年。作為一位兩岸交流30年的參與者、見證者,我認為,是時候要認真總結兩岸交流的豐富經驗了,並以此為基礎,對未來30年的兩岸關係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研判與規劃。
對於過去的兩岸交流30年歷程,無論作出如何高度的評價都不為過,兩岸交流為兩岸關係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為祖國統一奠定了厚實的社會基礎。從概念的類似到心靈的契合,如果沒有這30年的交流,就不可能達至如此高的境界。兩岸交流30年的經驗予人重大的啟發:實現和平統一,需要時間、需要空間,更加需要的是兩岸人民的全面認同。
一、1987到2017:兩岸交流30年,對於大陸方面來說,具有非常突出的三點意義:
1.找到了感覺。
兩岸關係從對峙到互動,兩岸人民從敵人變親人,這種感覺來之不易。之所以有兩岸關係這一概念,實乃當年的外因與主因所決定,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從1949年到1987年,兩岸隔絕已經有38年之久,兩岸人民已經完全陌生,兩岸雙方以敵對意識為主導。在這樣的基礎上,強求統一必然是唯有武力一途。究竟能不能夠實踐和平統一主張,需要找到歷史的、宏觀的感覺。
在心理學概念上,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其他一切心理現象。感覺誕生了,其他心理現象就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源頭和“胚芽”,其他心理現象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和成熟起來的。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同樣的道理,如果兩岸人民彼此無感,就絕對不會產生求和平、求發展的兩岸關係訴求與熱情。
因此,30年的兩岸交流,促使兩岸民眾誕生了彼此無法切割、命運與共、血濃於水的共同心理現象,首要的因素就是彼此找到了感覺。
2.找到了方法。
兩岸統一的方式方法到底是什麼?是武力統一還是和平統一?在兩岸交流之前,和平統一雖然已經成為大陸的政策方針,但是苦於缺乏方法方式。兩岸交流大門開啟之後,終於找到了和平發展的方法,並且共同營造了為期8年的和平發展盛景。現在,和平統一成為大陸方面最主要的選擇,不僅是決策意志所決定,也有和平發展實踐的重要啟發。
兩岸的和平統一問題,確實不是一個黨政機構就可以解決的,更加需要兩岸人民的全方位參與、全面支持,並完全投入。如果沒有構築兩岸人民的命運共同,就企求完全統一,那就不可能採取和平的方式。而要採取和平方式,首先就需要推動兩岸的沒有間距的交流。交流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初級階段,更是必由之途,不可能繞行。甚至可以說,兩岸交流與兩岸統一是不可分離的,是相伴始終的。
3.找到了信心。
兩岸交流最重要的成果,是讓大陸驗證了和平統一的可行性,由此對和平統一方針最終解決兩岸關係問題充滿了信心。關鍵在於,這樣的信心不是僅存於執政黨、政府之中,而是演進為大陸人民的集信心,從兩岸交流30年的歷程來看,大陸方面促進交流的有關政策措施無一不受到大陸人民的擁戴支持,尤其是由交流進入到和平發展階段之後,大陸人民爆發了空前的熱情,盡力參與其中。
兩岸必能實現和平統一甚至成為了民族自信心的一個組成部分。民族自信心是指一個民族對自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發展前途的信心。這種信心是建立在理性認識基礎上的。在信心、自信的基礎上,和平統一又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意志。意志是對實現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堅持的一種心理活動。
可以說,經過30年的交流,兩岸必須完全統一的歷史使命,必須盡一切能力採取和平統一的方式來進行,的確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堅定意志。
二、1987到2017:兩岸交流是雙向的,30年來的變化也是雙方的,在台灣方面出現了三點重要的變化:
1.對待大陸的社會心態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因為兩岸經濟早期發展懸殊差別,在台灣經濟發達階段,兩岸產生了誰統一誰的疑問、大哉問。30年的交流過程,其實也是兩岸互相合作與互相競爭的過程。大陸在這30年採取增量改革政策與持續發展模式,各方實力飆升,大幅超越台灣。台灣進入選舉政治格局,不得不採取了減量改革政策與政黨輪替暨政策定期中斷的模式,經濟大幅滑坡,實力不斷消減。
因為是大交流時代,台灣民眾對此一漲一消的大勢瞭如指掌。也因此,台灣民眾的社會心態在這30年發生了巨變:從俯視對岸變成平視對岸,再演變為仰視對岸,大陸順理成章成為了台灣民眾願意面對、願意進入的同胞社會。
如果台灣民眾對待大陸的心態得到正確的定位,那麼,反對台獨、反對戰爭就必將形成堅強的民意,無論哪個人、哪個政黨執政,背棄人民最大的真理,摧毀和平格局,必定失敗!
2.大陸因素在台灣政治格局中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在兩岸交流打開大門之前,兩蔣時代的台灣當局採取的也是兩岸統一政策,但是,其早期堅持的也是“武統”,以武力反攻大陸為主要內容。後期大陸轉為和平統一,而台灣當局堅持武力對峙,維持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所以,在台灣政治格局中,大陸因素多為負面因素,不可能發揮正面作用。
兩岸交流3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交流形塑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岸關係,大陸因素主導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也因此,大陸因素成了藍綠政黨均無法迴避、必須面對、甚至必須打交道的政治因素,已經初步形成結構性的政治基礎。
台灣政黨政治、選舉政治格局在這30年形成並日趨成熟,表面看來藍綠輪流執政對兩岸關係帶來了不確定的因素,但兩岸關係因素在台灣政黨政治中的影響與作用與日俱增,也是不容忽視的巨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