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杭州感受城市智能化治理
http://www.CRNTT.tw   2017-12-07 10:19:22
馬紹旺向記者介紹“杭州城市數據大腦”。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浙江在線訊,12月1日早上8時,記者來到杭州蕭山區最繁忙的市心路與山陰路交匯處,只見南北直行車道上車輛不斷增多,轉彎車道上卻已近放空。此時,紅綠燈突然切換,直行車道綠燈提前亮起,擁堵及時緩解。“這不是我下的指令。”在路口執勤的交警鄭明豐笑著對記者解釋,“這周邊5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4組信號燈,都無需人工調控。每隔15分鐘,它會根據車流車速等狀況自動計算一次最佳亮燈時間配比,相當於我多了104個24小時在崗的同事。”

  信號燈怎麼學會自動調整?它背後的支撐就是“杭州城市數據大腦”。今年11月,依托於阿里雲的“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蕭山交通就是最早的試點。

  下午2時30分,記者趕到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所在地。“杭州城市數據大腦”要在這裡進行一場範圍更廣、規模更大的試驗。走進足有兩層樓高的指揮中心,巨幅電子牆撲面而來。這就是“杭州城市數據大腦”的第一個行業子平台——交通V1.0平台,也是全杭州的交通指揮中樞。

  電子牆上,跳動著各種顔色的數字和符號,杭州城區路網的通行狀況一目了然。“現在全市日交通量是114.01萬輛車,市區主幹道均速每小時25.10公里……”秩序科指導員馬紹旺介紹,試點區域內的每輛車超過20秒未前進,平台就會即刻捕捉並顯示為跳動紅點報警。說話間隙,上德立交南口紅點閃爍,放大的即時畫面顯示:兩車追尾!杭州交警機動隊立即出發。馬紹旺形象地比喻:“這就像是每隔兩分鐘給杭州道路照一張高清CT,為交警精准導航!”該平台上線不足5個月,杭州市區試點高架路段和莫幹山路等主幹道平均延誤就已分別下降15.3%和8.5%。

  杭州醫院的門診量、氣象局的數據、出租車空置率……指揮平台右側,還顯示了近十項與交通相關的周邊數據。馬紹旺說:“我們正在通過每天的數據痕跡來尋找關聯規律,未來能更有效地進行預測與安排。”這張“交通生命體征圖”亦成為其他部門決策的參考依據。例如快速路上的交通量達56.8萬輛,分擔了城市一半的車流,這個以前從未被精准算出的數據,就為建設部門加大快速路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交通V1.0平台是一個子平台試點,那麼“杭州城市數據大腦”的真正核心在哪裡?一路追蹤,記者來到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

  公民個人事項組、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組、商事登記事項組……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各個辦公室門前張貼著不同的名稱。來自建委、城管、公安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和技術人員一起忙著整理數據。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