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查道炯:新冠疫情下中美經濟關係的五個預判
http://www.CRNTT.tw   2020-05-18 00:15:59
 

  如何看待疫情期間的中美互動

  疫情期間中美互動的實際情形,並不像我們常在媒體標題中看到的那麼負面。

  一方面這次疫情期間,兩國公共衛生部門之間的官方合作程度確實比較低。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在中國出現疫情時美方派救援隊到中國參與救治,其可行性是有限度的。病人和醫生之間語言不通是第一道障礙,容易對病人造成“二次創傷”(secondary trauma)。此外,救治過程中任何一方發生意外,對另一方而言難免成為額外的負擔。2008年四川大地震,外事部門集中力量做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保障外國來的救援隊員不受傷、不生病。

  疫情發生以來中美兩國醫療、科研機構之間的互相幫助、學習和交流並沒有停止,雙方政府也沒有出面阻止。比如中國抗疫高峰結束後,南京有一家醫院的幾百萬個N95口罩被運送到一家美國醫院,這兩家醫院之前就有多年合作。還有市場上的防護設施、藥物交易等,同樣沒有受到政治層面的干擾,都在正常進行。

  中國這次在國際間分享新冠毒株的基因排序等信息的專業能力,也得益於中美之間在公共衛生領域長達40年的合作。這種合作是政府、機構、個人三位一體的,即政府認可或主導,機構提供組織保障,個體科研人員互學共研,一代傳一代。特別是在2003年非典之後,中國的疾病監測和預防體系建設,高度得益於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間同類機制之間的合作。在公共衛生領域,中美雙方的基礎研究、疾病和病毒監測網絡建設、疾控機構的業務交流、合作發表研究成果等等,已經從國家層面深入到地方層面,從合作協議導向轉變為具體項目導向。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美雙方的官方機構之間合作程度低的一個直接原因,是2017年以來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等美方機構的國際合作經費被聯邦政府大幅縮減。受經費和職位變動的影響,到2019年夏季,美國疾控中心在中國的肺炎、流行病以及人畜共生病的專家已經紛紛離職,留下的雇員級別有限,專長也不匹配。這是一種遺憾,但是中國的醫學和醫療專家們,還有中國的醫院受益於此前來自美國的醫學知識、方法和醫療設備。疫前的專業人員網絡依然存在。這些都是往後繼續合作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