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 |
中評社台北1月14日電/大選在即,蔡英文聲勢繼續大幅領先,所有民調數據均顯示,第三次政黨輪替幾乎確定。面對極有可能捲土重來的民進黨政府,輿論最憂心的無疑是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在此緊要關頭,簡要回顧民進黨首度執政時的兩岸政策,相信能起到以史為鑒的作用。
旺報今天社評指出,與蔡英文一樣,阿扁的台獨理念也是根深蒂固。但是,為了贏得2000年大選,阿扁提出新中間路線,從策略面重新定義台獨黨綱,強調“現狀即獨立”,上台後不會立即更改國號,台灣獨立現狀的改變必須由台灣人民決定等,拉近了與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距離,以化解中間選民對民進黨急獨的疑慮。這與蔡英文最近採取模糊的國家定位立場,以“維持現狀”為論述主軸相似。
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阿扁又公開保證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即著名的“四不一沒有”承諾。
一位大陸學者編撰的《台灣史稿》後來評價:“阿扁以為只要不製造新問題,不挑釁大陸,就可以維持台海局勢的穩定。他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否認九二共識,……對一個中國採取回避模糊,搞文字遊戲”,這與蔡英文目前的策略何其相似?
阿扁上台之初,雖然受到台獨黨綱與黨內激進派的制約,以文化台獨等隱蔽方式漸進推動兩岸關係的實質疏離。但為了創造良好的施政外部環境,及爭取島內外輿論的需要,仍然持續向大陸釋放善意。繼就職演說談到“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後,又在元旦賀詞中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來並不是問題”,並且提出了兩岸統合論。大陸接收到了阿扁釋出的訊息,但記取李登輝時代的教訓,兩岸關係雖無重大進展,但也擺脫了“大起大落”的折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