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化年貨大街提前爆人潮,濃濃年味趕走寒意。(中評社 吳政峯攝) |
中評社台北1月16日電(記者 吳政峯)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百年老街迪化街的“2017年台北年貨大街”本週開鑼。不畏15日夜晚寒流來襲,迪化街湧入滿滿人潮,趕辦年貨,還有穿著唐裝的店員吆喝賣喜糖,吸引群眾目光。
老街上的永樂市場廣場,書法老師聚精會神教導遊客揮毫毛筆寫春聯。廣場也設置迪化老街早年街景看板,以及復古人力黃包車,擠滿拍照人潮,提前感受家家歡騰的過年團圓氛圍。
2017台北年貨大街特別以“分享年味‧心團圓”為主題,1月13日到26日規劃一系列年節體驗活動,傳遞“台灣年味在台北”的意涵。年貨大街也打造1920年代復古街景和建築風格多變的房舍,並以國際友善店家、“穿越大稻埕”年藝表演、“穿越大稻埕”扮裝拍照體驗等亮點,要讓中外遊客體驗大稻埕最光輝的繁榮歲月,一起歡喜過好年。
迪化街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也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從清末至今,它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至今一直保有原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18世紀中期,漳州人與泉州人移民定居至台北艋舺,與當地的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1853年泉州同安人,舉家從艋舺遷徙至大稻埕經商。1879年台北府城正式開府並成為台灣首府後,大稻埕的茶葉,稻米,樟腦,中藥,已是台北的遍佈洋行、店舖、商家的重要聚落,與艋舺不相上下。之後劉銘傳又於首建經過大稻埕的全台灣第一條鐵路,則正式確定迪化街的台北商業樞紐地位。
1895年台灣日據時代的開始,迪化街一帶因市區改正後命名為“永樂町通”。1900年至1945年,結合南北貨,布市,與藥商的迪化街已是全台北,甚至全台灣商業最為興隆的地方。迪化街初建於1850年代,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台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迪化”一名,是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