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專欄說,明天7月15日開始,所謂實體的“三倍券”將在郵局開賣,預購者也可開始前往超商領取。由於購買及預購實體“三倍券”的人數甚多,使得郵局及超商基層都“唑冽等”,深恐一下子湧入太多人購買或領取,不僅會使得排隊人潮一時難以消化,更容易在混亂之中造成購買或領取的錯誤。只是高高在上的行政院高層,似乎不把民眾排隊、基層人員勞累當一回事!
就在前二波預購或數位綁定“三倍券”的近1160萬人之中,有高達86.48%選擇領取實體券,數位綁定者不到一成五。此一數字大大地超出行政部門實體券、數位綁定各占50%的預估,使原本只規劃印製1200萬份的實體券有所不足而必須加印。儘管行政院預估將有1700萬民眾選擇實體券,不過若按照前此預購實體券的比率,民眾選擇實體券的人數有可能超過2000萬。
民進黨政府原本以為跟2009年政府發放實體消費券相比,數位支付在這11年間已有長足進步,因此欲藉鼓勵數位綁定預購“三倍券”,進一步來推廣數位支付,以利達成環保減紙的目標。然而躲在冷氣房里的決策者,忽略了民眾有用實體券集資購買家電、集體旅遊、贈禮及捐贈等的需求,使得數位綁定三倍券的比例低到不行。
民眾大量選擇實體券的結果,不僅使得原本規劃印製1200萬實體券,花費印製、配送及兌付等行政費用約達9億元,後續加印800萬實體券,約再增加行政費用約6億元,光發行券就需支出15億元,真不知算盤是怎麼打的。15億可以支付3個星期全台200萬中小學童,每餐50元的營養午餐費用,更遑論此舉造成郵局及超商基層員工的工作壓力、民眾排隊領券或買券的時間浪費。
其實早在規劃發行振興經濟“三倍券”時,就不斷有專家學者提出建言,應比照國外許多國家發放現金。偏偏民進黨政府對此充耳不聞,仍要採取發券或推廣數位支付的方式來進行,結果不僅造成印券的浪費,更使得郵局及超商基層員工的恐慌,深怕排隊人潮多到應付不來。交通部建議民眾可以“寄卡領券”方式分流人群,被郵政工會打臉此舉恐違反金融業內控規範!
即使為降低替代消費效應而不發現金,亦可以像2009年一樣,由村里長來發放三倍券,避免造成郵局及超商額外的業務壓力。不知民進黨政府是否受到馬英九心結的影響,或是想要以花一千購買三千券的方式來促進消費,故必須以非常複雜的方式來發行。還沒開始領或買,都已有超商事務機當機的民怨產生,為何民進黨政府都不擔心後續亂象?難道已做好“唯唐鳳是問”的究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