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蔡英文總統520講話:鋪墊、企圖和危險信息” 作者:朱松嶺(北京),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蔡英文總統的520講話不過是“二合一”選舉結束後儀式的延續。由於這是民進黨的連續執政,甚至其執政團隊都基本維持穩定,它是民進黨當局一貫言論、政策和表態的延伸,無論從時間節點還是具體內容來看,都沒有任何轉折性觀察點的研究意義。但是,由於從1月11日到5月20日,民進黨先是贏得了“二合一”選舉的全民勝利,更是在防疫問題的議題操弄上合縱連橫,搞得風生水起、欲望膨脹。加之美國為將抗疫不利的責任甩鍋中國,加大了打“台灣牌”的力度,專門在520前後大動作挺台。5月21日、22日更是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兩會開幕之日。這種情況下,蔡英文總統如何表態,是否牽動兩岸雙方的關注和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就具有了值得審視的意味。
一、鋪墊:從打“反中牌”開始
從選舉結果初露端倪一直到蔡英文總統再次宣誓就職,民進黨及其當局一直在進行各種鋪墊,為未來四年的執政做試探和準備。這一鋪墊工作,從國際輿論場到島內政治追殺,從“港獨”、台獨合流到防疫抗疫“抗中”,其核心就是“反中”。在520前夜,民進黨當局甚至提前拋出了蔡英文總統講話的大綱,可謂將520講話及其效果的鋪墊做到了極致。
(一)先極端後回收的對比鋪墊
2019年12月31日,民進黨強行通過了“反滲透法”,給島內即將舉行的選舉投票蒙上了一層陰影,給有可能投藍、有兩岸交流動力的島內民眾頭頂高懸了一把“反中”利劍。此後不久,蔡英文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接受德國之聲的採訪,全面闡述了民進黨的主張及未來可能推動的台獨動作。其中不乏激烈、極端言語,具有明確的帶風向和催票作用。比如,“現在台灣的實際情況,我們就是獨立自主的國家”,“無論是土地、憲法、主權。”“現在還沒有辦法做這個所謂的國名變更,以及實際領土的變更之前,那我們衹好在中華民國這個體制之下運作。”“在教育裡頭,在憲法裡頭,其實我們都有非常清楚去切開這兩個不同的國家。”“在全球,其他國家跟我們合作的時候,無論是法律、護照,基本上就是兩個國家的狀態。”未來要的是,“如何讓我們的民眾清楚知道,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政治實體是如何合作,如何運作。”“反共不反中,這可能嗎?”“我們很多年輕人會有所謂亡國感的感覺。”她還稱,主張統一“是叛國的,是不能允許的”。①這衹是林靜儀代表民進黨接受國際媒體專訪的部分內容,政黨發言人的言論代表政黨,這毋庸置疑。林靜儀準確無誤地傳達了蔡英文總統的態度、綱領和未來執政的走向。專訪刊登後,在島內引起強烈反彈,蔡英文總統怕引發連鎖效應影響其得票率,斷尾求生,林靜儀被迫辭去蔡英文總統競選總部發言人職務。
選舉結束後,蔡英文總統通過專訪的方式,完整、準確地向外界表達闡述了其“一邊一國”的兩岸定位和未來四年的執政方向。②有了蔡英文總統的明確信號之後,一是,島內“罷韓”除了直至韓國瑜本人、中國國民黨之外,更是重點指向了“九二共識”。二是,辜寬敏在520之前提出“制憲公投”,並明確表達“期待蔡英文總統制新憲成為‘國母’”。③三是,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領銜提出修憲,要刪除“國家統一”字樣。除此之外,各種台獨社會團體的極端言論、極端做法紛紛出爐。儘管由於520敏感的時間節點,民進黨當局低調處理辜寬敏的“制憲公投案”,蔡易餘迫於形勢撤回提案,但是通過綠黨等再提“公投案”,把推動台獨的球,從政黨手裡踢到島內民眾手裡,已經成為島內台獨勢力和民進黨當局矢志不移的趨勢。
蔡英文總統在競選中、選舉結束後,520之前,通過“極端表達-測試-調整”不斷尋求適當的方式表達其“反中”、台獨的態度、立場和未來的執政方向。
(二)國際輿論場的定位鋪墊
蔡英文總統非常善於利用國際媒體製造輿論,這已經是用歷史證明了的事實。在2020年選舉結束後,她精心安排了BBC的專訪。在這個專訪中,她已經將其對兩岸關係的定位、論述及未來四年的執政方向講述得非常透徹。蔡英文總統喜歡通過這種方式直白、清晰地闡述其立場,目的在於她更清楚這些話是講給國際社會聽,是通過國際輿論的塑造,利用國際政治的變局,製造話題,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在這場專訪中,她已經提前將520講話的底蘊闡述完畢。她在專訪中說:“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我們沒有需要再次宣佈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台灣”。在未來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總統明確講:“局勢已經改變了,模糊已經無法再奏效了”,“兩岸關係已不再是兩岸間彼此的關係而已,而是區域局勢的一環”,她公然宣稱,大陸向台灣散佈虛假消息和惡意謠言,並把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失敗歸因於此。她明確稱,在2018年選舉結束後,島內“提出了一套制度強化政府澄清事實的對應能力,也修訂了蠻多法律”,以此來對島內民眾進行威懾。這就輕描淡寫地將所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等直接封殺兩岸交流、在島內製造綠色恐怖的“修法”行為在國際媒體上“正當化”。蔡英文總統針對兩岸關係提出要兩岸雙方找到“共存的方式”,“維持台海和平穩定”。這就為將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汙名化,將大陸可能採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汙名化埋下了伏筆。她甚至直白講出了提出“不挑釁”的原因,那就是“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得到國際的支持,所以我們採取了不挑釁的態度”。她還將“以武拒統”的做法、規劃做了闡述,並將大陸推動國家統一大業成為“侵略台灣或者試圖侵略台灣”,並稱“對中國來說……將付出很大的代價”。④這篇專訪,以及對之後蔡英文總統接見其他國際媒體、國際客人時表達的立場、觀點進行綜合分析,不難得出這是蔡英文總統刻意在國際輿論場上宣示“一邊一國”定位的明確態度。
(三)從“仇中”到“對岸”的“善意”鋪墊
島內選舉剛剛落幕,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就觸目驚心。為了讓台灣同胞能及時抗擊疫情,大陸及時向島內通報了相關情況,並向實地考察疫情的台灣地區專家提供了防疫抗疫的重要信息,為島內及時“封島”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但是,民進黨當局逆向操作,將本來兩岸同胞共同抗疫、彰顯“兩岸一家親”的機遇之窗操弄成“反中”、“仇中”的導火索。農曆大年三十,蘇貞昌行政當局明令島內口罩“不得出口”,其矛頭直指大陸,並將新冠肺炎簡稱“武漢肺炎”,將新冠肺炎源頭鎖定在中國大陸,鎖定在武漢,通過國際媒體放話、島內媒體帶風向、發動網軍跟大陸進行網絡對罵等,生生將一場抗擊疫情的鬥爭操弄成兩岸關係的新鬥爭。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的險惡用心不斷膨脹,一是號稱台灣是“國際防疫的模範生”,二是積極謀求加入世衛組織和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三是配合美國對中國進行抹黑和攻擊,四是不斷歧視和污衊大陸尤其是武漢民眾。這場醜劇和鬧劇達到高潮,正是520前夕。島內輿論又開始出現新的風向,那就是,蔡英文總統在演講中不會用“武漢肺炎”這四個字,並稱這就是台灣對大陸的“善意”,當然,蔡易餘撤回“修憲案”等也被島內媒體炒作成“善意”。可見,“善意”這個詞兒,是已經被島內不良政客、不良學者、不良媒體操弄惡俗了的一個概念。“善意是通往地獄之門”,這句話放在理解民進黨當局操弄“善意”問題裡,恰如其分。民進黨當局通過各種試水、各種對比效應,帶有偽裝,極有隱蔽性。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蔡英文總統的520演講大菜端上了桌。
二、企圖:炮製新現狀
有了前面的鋪墊和對國際社會、中國大陸的試水之後,有了美國的高調支持,蔡英文總統在520講話中就開始落實炮製新現狀的企圖。這個“新現狀”不僅包括島內政權的政治敘事、還包括對兩岸關係性質的重構以及對兩岸和國際社會關係的描述。
(一)炮製島內政權敘事的新現狀
蔡英文總統的演講中,用了兩次“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概念。這是從理論層面裡對彭明敏、李登輝“台灣生命共同體”⑤的延續。⑥這個“共同體”,打著民主的旗號,通過議題表達排異。蔡英文總統在其演講中,對這個“共同體”的敘事進行了全面的建構。一是,首次在這種場合用了“七十年”的時間概念。這是台灣當局在宣誓就職的場合,第一次將1949年作為兩岸關係的時間節點提出來,這種敘事本身就有切割1911年的中華民國和1949年之後的台灣當局的明確指向。二是,首次提出“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這樣的字眼,這不僅明確改變了台灣當局對兩岸關係性質的認定,並且將內戰延續的兩岸關係清晰解讀為“兩國關係”,這是用“侵略”的字眼,喚起島內民眾的“亡國感”,妄圖藉此喚起民眾,重構歷史事件,固化相關事件的態度傾向,不停刻寫、塑造、傳播並形成社會認同的話語,形成社會日漸接受的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社會記憶、政治記憶。⑦這也昭示著,台灣當局和島內其他台獨勢力會繼續將兩岸議題、社會議題與認同問題相結合,通過不斷“仇中”、“恐中”、“恨中”的“共同體教育”鼓動排異,將“中國因素”徹底擠壓出台灣社會尤其是台灣政壇,形成民進黨對話語壟斷合法的強制性,造就奪取陣地、同化異己、鞏固陣地的客觀結果。⑧台獨勢力深知,恐懼的力量,有時候比信仰的力量還要強大。
(二)炮製兩岸性質的新現狀
蔡英文總統炮製兩岸關係新現狀的表現不僅在其講話中,更表現在美國打“台灣牌”、台灣當局“依美抗陸”的相互利用中。蔡英文總統講話透露出台灣當局對自身棋子地位的新理解,她的講話也是在炮製台海新現狀。
一是,蔡英文總統在演講中明確講到了“中華民國台灣”,這是經過前番接受國際媒體專訪試探反應後,公然修改政治符號的宣示。
二是,明確談到了修憲,堅定推進“修憲台獨”,並且已經計畫了要在立法部門組建“修憲委員會”。
三是,如前所述,對島內總結以1949年以來的70年為界限,這是重塑歷史、台獨敘事的重要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