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和馬英九總統向大家揮手致意(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作者 劉國深)昨天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首次會談,將海峽兩岸雙方政治互信和共同政治基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次會面完成了對過去7年、10年,甚至是對過去66年歷史的階段性總結,也為未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道路,開辟了新的空間和前景,因此可謂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成就,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兩岸領導人之所以能舉行首次會面,與兩岸領導人的政治魄力及兩岸事務部門官員的努力分不開,但更深刻的原因還是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人員往來等各方面交流互動蓄勢待發、水到渠成的結果。正如習近平所說:“過去7年,台海局勢安定祥和,兩岸關係發展成果豐碩。兩岸雙方和廣大同胞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正因為有了這7年的積累,兩岸雙方才能邁出今天這歷史性的一步”。對於兩岸中國人來說,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面,最直接的效應就是兩岸和平更有保障了,兩岸中國人因此可以更加遠離戰爭的陰霾。進一步來說,有了最高領導人會面的平台,未來雙方公權力部門可以在更加堅實的政治互信基礎上展開更加直接有效的合作,在兩岸共同事務領域展開合作治理,兩岸人民之間的投資貿易、探親訪友、求學旅行將得到更多方便和更大的安全保障,兩岸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
一直以來,兩岸即使在軍事敵對之下還能夠保持著和平解決的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政治基礎。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讓我們可以“相忍為國”。儘管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具體內涵,不同時空環境下各方可能有不盡相同的表述方式,如“同屬一中”、“一中框架”、“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等,但都是有智慧的表現。2000年以來,“九二共識”成為兩岸雙方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中國原則表述方式,這一表達方式確保了過去10多年兩岸雙方在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從民間、政黨到公權力部門間漸進遞升的交流合作。昨天的兩岸領導人會面,進一步為“九二共識”作了更加具體而明確的注解。
兩岸之間存在分歧是不爭的事實,但兩岸之間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才應加倍珍惜。國共之間雖然還有不少政治分歧,但有分歧並不可怕,因為這些分歧並不挑戰“九二共識”、“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等共同的政治基礎。筆者認為,中共與民進黨之間在政治主張方面有再多分歧也不可怕,怕的是雙方沒有任何共同政治基礎。民進黨長期以來因言害義,以“九二共識”這四個字是國民黨人概括出來的為理由,為了不做國民黨的“政治尾巴”,出於政治算計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結果自縛手腳,失去了與國民黨和中共建立政治共識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