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屆中華文化論壇現場(中評社資料圖) |
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距離台灣島最近處衹有68海里。福建是廣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台胞祖籍地在福建,大多是明清時期從泉州、漳州、廈門遷到台灣的,具有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等方面的深厚淵源,所以閩台民眾有著十分緊密的血脈聯繫和天然的親近感,也就是“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閩台淵源深厚、同根同源,在社會人文、青年交流、文化融合等方面本就互動熱絡。《意見》進一步加強了這些領域的支持力度。鼓勵兩岸同胞賡續鄉誼情懷,促進心靈契合,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 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不斷夯實祖國和平統一的精神基礎。
一方面是深化閩台社會人士的人文交流合作,支持閩台兩地的民間組織、智庫以及宗教界等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的“朋友圈”和“事業圈”,促進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一是擴大閩台社會人文交流。敘鄉誼、拉家常、拜祖廟,一直是閩台民眾的共同生活習俗。福建堅持舉辦海峽論壇等各類民間基層交流活動,為台灣同胞來閩參訪交流、朝拜謁祖、共敘親情提供便利。《意見》積極順應台灣同胞恢復民間交流的期盼,提出支持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實施閩台歷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台族譜對接和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二是推動閩台青少年交流交往。兩岸青年是發展兩岸關係、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生力軍。近年來兩岸青年交流日趨熱絡,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少年選擇來大陸發展。為支持閩台青少年交流交往、互學互鑒,《意見》為兩岸青少年提供寬廣舞台,鼓勵台灣青少年來閩交流,提出支持閩台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渠道,加強台灣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助力台灣青年在閩生活發展,讓兩岸青年在交流中走近走親走好。三是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近年來,福建圍繞閩台共同文化淵源,舉辦客家中秋晚會、閩南語音樂大獎賽以及各類文化學術研究交流活動,不斷拓展閩台文化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意見》圍繞鼓勵閩台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提出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台鼓勵台胞申請福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聯合開展非遺保護行動等措施,全力促進閩台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這些政策措施還有巨大的空間,是台胞台青施展才華的舞台。
另一方面是支持福建各地發揮各自對台交流合作優勢,鼓勵廈門、福州、金門、馬祖深化融合發展,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放發展,推動福建其他地區開展各具特色的兩岸融合發展實踐。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和兩岸融合發展的主題,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等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文化著力點,有助於令地緣近、血緣親、語言同的台灣同胞更易於通過在福建發展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優越性,福建也由此被 賦予了更為重要的區域使命。這種時代敘事與家國情懷可望轉化為區域發展的強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