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與中評社記者在落馬洲進行實地採訪。(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中評社記者:北部都會區規劃提出建議落成5個新鐵路項目,您認為這是否能應付日後的人口流動?在規劃鐵路項目中,你有什麼其他建議?
劉國勳:5條計畫建設的鐵路規模上來講是很大的,近幾年來香港鐵路新建的祗有屯馬線、東鐵線,同一時間在香港要發展5條新鐵路在香港來說是不容易的。過去新建的鐵路線北環線,這是在2000年提出的,到2002年才正式開始動工,2027年落成的祗有古洞站,到2034年才整條線全部落成,共用了34年的時間才完成整個北環線。如果現在要在北區建設5條新鐵路,人們很難不想起北環線建成所需要的時間,那麼這5條鐵路建成總共需要多少時間呢,我很難估計了。再來看看深圳的鐵路建設,第一條地鐵是在2004年開始的運營的,直至今天已經接近300個地鐵站,而這只用了18年的時間。
這5條計畫新建的地鐵不少都是跨境的,跨越的地區幅度較大,對市民來往兩地是十分有利。但問題是天水圍、粉嶺北、元朗南這300平方公里內,計畫建造的鐵路覆蓋面是不夠的,應該增加更多的鐵路線,為住在天水圍北、粉嶺東北、元朗的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這況且元朗還是一個重點發展區域,特區政府應該如何透過北部的發展,不單是建設跨境鐵路,亦要增加區域內的鐵路覆蓋面。整個天水圍30萬人口,現在祗有一個站,其實按照區域人口來講,加多一個天水圍北站是十分需要的,對比深圳,香港的整體鐵路覆蓋面是不足夠的。我希望未來在新界北增加整體的鐵路覆蓋。
除了鐵路之外,也需要新建一些新的道路網,現在出大埔祗有一條道路網,西面祗有3號幹線,屯門公路,我認為需要加建一個能貫通南北的幹線,另外在車流較大的道路上,加設更多的道路,舒緩交通擁擠,令到整個道路網絡更加完善。北部都會區是港深融合的集中地,日後的人才流動非常大,特區政府也可以推出“港車北上”計畫,方便人們駕車來往,現在澳門的車牌是可以直接進入橫琴地區的,香港車牌日後應該也要直接進入大灣區,這樣就兩地流通更加方便。 |